34岁,她靠500家店撑起一个IPO:奈雪市值300亿( 三 )


天图连投3轮 , 深创投、太盟入局
他们为何都投了奈雪
一路走来 , 奈雪的茶完成了至少5轮融资 , 身后集结了天图投资、深创投、太盟投资集团(PAG)、弘晖资本等VC/PE机构 。 其中 , 天图投资凭借着独家参与奈雪A轮、A+轮以及B领投轮融资 , 成为成为奈雪最早、同时也是最大的机构股东 。
时间回到2015年11月 , 奈雪首店——一家主打“茶饮+软欧包”的茶饮店在深圳核心商圈卓越世纪开业 , 并意外在社交媒体上走红 , 不少人专门花几个小时来到这里排长队购买饮品 , 这一现象迅速引起了潘攀的注意 。
很快 , 就在奈雪开第二家店时 , 潘攀找到了奈雪联合创始人赵林 。 “天图的行业嗅觉非常灵敏 , 在奈雪很早期的时候就找到了我们 。 第一次见面我们跟潘攀总聊了两个小时 , 聊下来感觉天图非常懂这个行业 , 也提出了很多重要的问题 , 那个时候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 ”聊起这段往事 , 奈雪创始人赵林和彭心依然印象深刻 。
此后半年时间里 , 他们保持着两周见一次面的频率 , 直到奈雪开到了第11家店 , 双方开始正式讨论融资的话题 。 潘攀透露 , 那半年天图团队也在观察新茶饮行业的变化 , 验证之前的一些判断 。 “当然 , 他(赵林)也在观察我是否能合作 ,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
2017年1月 , 奈雪首轮融资完成交割 , 天图独家投资 。 因为有了前面半年的沟通 , 双方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了高度共识 , 所以没有在条款上进行过多的纠结 。 这里有一个插曲:当时有机构给出的估值比天图高30%以上 , 但是出于彼此的了解与信任 , 所以奈雪最终还是选择了天图 。
回忆起这笔投资 , 潘攀透露了背后的逻辑:当时天图投资团队判断中国的饮品化趋势将成为必然 , 而茶又是其中更具广普性和文化传统属性的一个品类 , 因此非常看好茶饮这门生意 。 “从团队的角度 , 我们调研了当时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茶饮企业 , 综合看下来觉得奈雪创始人的理念、能力、目标和对未来发展的判断都更符合我们的期待 , 他们是那种愿意通过不断创新去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创业者 。 ”
2017年12月 , 天图再度独家投资奈雪的A+轮 。 坊间流传 , 这笔融资是用一顿午饭的时间搞定的:两位创始人和潘攀吃了个午饭 , 说起当年的发展规划 , 想再拿一笔 , 潘攀问缺多少 , 他全要了 。 但几乎没人知道 , 看准了的天图 , 在最初就一口气与奈雪的茶商定了这至关重要的两笔投资 。
2018年 , 奈雪宣布完成了天图独家投资的A+轮融资 , 估值60亿元 , 成为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的首个独角兽 。 到了2019年 , 新茶饮热潮已经是轰轰烈烈 , 天图第三次出手 , 领投奈雪的B轮融资 。 但很快 , 创投圈流传着诸多质疑的声音:奈雪为何一直没有引入更多新的投资方?天图硬着头皮兜底?这些声音渐渐传到了天图LP耳中 , 一些LP忍不住向潘攀发来问询 。
“我自己从来没有动摇过 , 但有时候很难向LP们传递这种信心 , 而且还要涉及到对项目方的保护 。 ”回想起那一段时期 , 潘攀记忆犹新 , “说实话 ,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有一些策略不能对外公布 , 而恰恰这些不能说的秘密 , 往往会构成决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 ”
投资界了解到 , 奈雪B轮融资在2020年完成交割 , 除了天图 , 知名本土创投深创投也正式入局 。 “消费是深创投重点关注的七个主要方向之一 , 投资团队对于消费领域的品牌或标志性事件也都会花精力进行研究 , 奈雪是投资团队很早就关注的品牌 。 ”深创投方面透露 , 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餐饮类的线下店影响巨大 , 奈雪这类线下开店企业在去年疫情期间也是深受影响 。 由于持续长久的关注和研究 , 投资团队在整个餐饮行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看到了机遇 , 投资了奈雪的茶 。
这里有个小插曲 。 深创投出手的时点正逢瑞幸咖啡暴雷事件发生 , 这在疫情因素外又给团队又平添了更多的压力 。
完成投资后 , 深创投帮助奈雪做了三件事:1、针对全球疫情建议加强数字化投入 , 不遗余力增强线上业务;2、投资团队成为了奈雪的茶重度消费者 , 实时交流对产品的体验和建议;3、与奈雪经营管理团队客观分析了餐饮行业竞争激烈的态势 , 在资本运作上确立了奈雪争取成为“新式茶饮行业第一股”的目标 , 并把上市地确定为香港 。 如今这一阶段性目标终于达成 。
此后 , 2021年1月 , 奈雪的茶完成了C轮1亿多美金的融资 , 领投方为亚洲知名PE机构太盟投资集团(PAG) 。 这也是太盟投资第一次出手国内新茶饮品牌 。 至此 , 奈雪的茶估值近20亿美金 , 约合130亿人民币 。 直到今天 , 市值达到了34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