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恒顺维科创板IPO问询:无线电产品凭什么接近或超国外同类水平

《科创板日报》(成都 , 采访人员张海霞)讯 , 自成都坤恒顺维转科创板IPO以来 , 就公司客户过于集中风险、市场前景不明朗以及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等问题颇受诟病 。
近日 , 坤恒顺维科创板IPO又有了新的进展 , 9月15日 , 上交所官网显示坤恒顺维“已被问询” , 在此次问询中 , 上交所针对公司技术专利、研发等着重展开了问询 。
《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公司研发费用及研发占比远低于同行上市公司 , 公司在选取竞品代表行业先进水平方面也存疑 。 此外 , 在其12项技术专利中多项技术取得不久且取得时间相当集中 , 其中有多达7项均是2020年取得 , 且时间段与公司计划转板科创板披露时间“一前一后” 。
研发投入占比远低于同行公司水平
在招股说明书中 , 坤恒顺维自认为公司科研实力极强 , 并自诩“相关产品性能已接近或者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 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表示 , 募投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之一便是“缓解国内高端无线电测量仪器依赖进口局面 , 增强进口替代能力的必要举措 。 ”
确实 , 行业依赖进口问题严峻 。 据公开数据显示 , 2019年国产仪器为电子测量测试仪器市场贡献不到30%的收入 , 剩余约70%均来自进口 。 不过坤恒顺维目前的研发实力可否与国外先进技术相媲美 , 恐要打个问号 。
坤恒顺维科创板IPO问询:无线电产品凭什么接近或超国外同类水平
文章图片
(图注:坤恒顺维KSW-WNS01无线信道仿真仪 , 来源于公司官网)
财务数据显示 , 坤恒顺维2018-2020年研发费用分别为555.72万元、1133.65万元以及1584.83万元 , 分别占据当期营收的9.63%、10.75%以及12.17% , 《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该比值远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
同行上市公司来看 , 创远仪器(831961.OC)对应期研发占比分别为17.60%、23.49%以及20.35%;是德科技(KEYS.US)研发占比分别为16.09%、15.99%以及16.94%;美国国家仪器(NATI.US)研发占比分别为19.21%、20.13%以及21.79% 。
为了证实“公司的无线信道仿真仪、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综合核心技术指标或性能已接近或者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 坤恒顺维列示了与国外竞争对手相关产品的技术指标比较情况 。 (如下图)
坤恒顺维科创板IPO问询:无线电产品凭什么接近或超国外同类水平
文章图片
(图注:坤恒顺维与国外竞争对手“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的技术指标比较 , 来源于招股说明书)
不过 , 上述比较也引来了上交所的问询:“相关竞品的选取标准 , 能否代表行业先进技术水平?”对此 , 坤恒顺维方面给予了肯定的回应 , 不过《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是德科技旗下几款射频微波信号中 , VXG型号并非频率范围最广的型号 , PSG型号频率范围广达100kHz至67GHz 。
坤恒顺维科创板IPO问询:无线电产品凭什么接近或超国外同类水平
文章图片
(图注:是德科技PSG信号发生器 , 来源于是德科技官网)
那么 , 坤恒顺维关于“公司核心技术指标或性能已接近或者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表述是否客观准确?对此 , 采访人员多次联系公司方面 , 暂未得到回应 。
专利技术取得时间集中
坤恒顺维集中取得专利技术的时间段在公司计划转板科创板披露时间 。 资料显示 , 截至目前 , 坤恒顺维拥有12项核心专利技术 , 其中多达7项技术均于2020年取得 , 4项技术于2019年取得 , 1项专利于2018年取得 。
对此 , 坤恒顺维方面回应表示:“公司在成立初期 , 主要从事定制化产品的开发 , 在较长的时间内 , 公司虽然形成了自主核心技术 , 但尚未形成成熟性产品 , 因此 , 公司在早期未申请发明专利 。 自2016年起 ,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 , 公司产品标准化程度提高 , 公司逐步采用申请专利的方式来保护自有知识产权 , 因此公司获取发明专利的时间集中在2018至2020年 。 ”
坤恒顺维科创板IPO问询:无线电产品凭什么接近或超国外同类水平
文章图片
(图注:坤恒顺维技术专利取得时间 , 来源于招股说明书)
值得注意的是 , 坤恒顺维在2020年年初公开披露计划转板科创板 , 即计划冲刺科创板不久 , 便在当年4月份集中取得多个专利 , 之后又陆续取得3个专利 。 而在科创属性评判中 , 其中一条便是“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5项” 。
此外 , 坤恒顺维长期以来客户集中度均较高 , 应收账款、存货较高等颇受争议 。
资料显示 , 坤恒顺维产品定位于高端无线电测试仿真领域 , 客户主要为中国移动、华为、中兴、爱立信、大唐等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 , 中电科、航天科工、航天科技集团等下属通信研究所以及中科院等相关科研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