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学生,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学生深陷电子产品的原由?

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 , 使得电子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 尤其是对于许多大中小学生而言 , 更是爱不释手、无法自拔 。
学生深陷电子产品的原由
第一 , 认为是学生减负的需要 。 减负 , 无疑就是针对目前中小学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竞赛多等现象 , 进行适当的减轻 。 尤其是面对孩子沉重的书包时 , 我们总是轻松不起来 , 于是 , 减负就变成减轻书包的重量 。 当电子技术、设备成熟起来的时候 , 电子书包也就应运而生 , 成为减轻学生书包和学业压力的捷径 。
如何缓解学生,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学生深陷电子产品的原由?
文章图片
第二 , 对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误读 。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 , 更新教学观念 , 改进教学方法 , 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 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 于是 , 很多人 , 包括教育工作者 , 把运用电子产品进行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改革的方向 , 作为教学的时尚 , 而不愿意回归传统的课堂教学 。
如何缓解学生,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学生深陷电子产品的原由?
文章图片
第三 , 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 “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智慧校园”、“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兴起与发展 , 为电子书包的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与环境支撑 。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 , 不管是出于教育还是商业 , 都为电子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可能和便捷 。
第四 , “虚荣心理”的作祟 。 当一种事物变成流行、时尚的代名词时 , 想拒绝它就会变得很难 , 尤其是对于好奇心极强的学生们而言 。 当周围人都在热衷于电子产品或电子游戏时 , 没有一个学生会对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 “卖肾买苹果”不仅仅是一个笑话和悲剧 , 更是一种警醒 。
如何缓解学生,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学生深陷电子产品的原由?
文章图片
电子产品带来的不良作用
第一 , 绑架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力 。
当代网络的完善、电子设备的盛行 , 在让人们生活变得便捷 , 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非常容易 , 家长和老师的辅导也变得相对简单和省事 。 对于九年义务教育期的学生而言 , 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 , 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度娘”(即“百度”) , 而不是独自地思考和求教于老师、同学和家长 。 尤其是电子书包的流行 , 更让孩子觉得运用电子产品进行学习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如果学生从小养成过分依赖电子产品的习惯 , 就会形成不愿思考、不愿探究的毛病 , 这对于培养创新人才、鼓励大学生创业及未来的中国制造计划的实施都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 让电子产品绑架了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无疑是民族发展的悲剧 。
第二 , 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
国内外多项研究成果表明 , 使用“电子书包”、运用电子设备读电子书、玩游戏 , 不仅会让人记忆力变差 , 长期使用还会对眼睛造成损害、使身体发胖 , 不愿意运动 。 众所周知 , 中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 视力、心肺耐力、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比起以前的大学生 , 已经有了不少的差距 , 而追究其中的原因 , 过多的迷恋电子设备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运动时间 , 肯定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 据报道 , 手机对孩子视力屈光度(近视 , 远视度数)的影响远大于电视、投影;最明显的就是玩了20分钟手机后 , 右眼视力下降到假性近视100度的水平;更有一些六七岁的小朋友 , 玩了一个暑假的手机 , 双眼视力近视了300度 。 因此 , 不让电子产品成为摧残下一代孩子身体健康的帮凶 , 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
第三 , 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
现代健康的理念不光是指身体的健康 , 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 。 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需要我们的孩子走出个人的世界 , 与人面对面的进行交流 。 但是 , 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 , 在公共场合 , 甚至是私人的聚会上 , 不少人都会埋首看手机 , 从而让一场见面会变成了“低头会” , 损害了亲朋好友之间的亲情和友情 。 而很多家长说 , 自己由于没时间照看孩子 , 都会把包括手机在内的电子产品丢给孩子 。 而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的情感转移至手机上 。 电子产品是没有生命的 , 孩子长期与“电子玩伴”玩得不亦乐乎 , 会渐渐觉得不再需要和其他人交流 , 也觉得做其他事情没有这么有趣 , 从而变得比较孤僻和冷淡 。 如若不加以引导 , 有可能会形成交流障碍 。 因此 , 走进大自然 , 多和小伙伴接触 , 无疑是形成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 当有一天家长发现电子产品取代了自己而成为孩子的精神依托 , 孩子不在需要父母而转向手机 , 无疑是作为父母的最大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