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傅聪和马友友的回答 | 手记( 二 )


所以 , 我希望马友友的稿件里能呈现一个父与子的潜在主题 。 这是我试图在文本里埋藏的第二层故事 , 一个父辈的故事 , 是另一代人的命运和他们的抉择 。
写作期间我重读了杨奎松的《忍不住的关怀》、陈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 , 还有《曾彦修访谈录》和那个时期的《吴宓日记》 。 每个人用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一个共同的时代 , 这是亲历者的答案 。 书里已是上个世纪的往事 , 如今读起来却依然振聋发聩 , 它们迫使我去面对很多苦涩的问题 , 如何去理解时间、如何面对时代 , 活着究竟可以有多少种答案 。
采访马友友的前一天 , 我还在同时操作许渊冲的采访 , 两个人选择了两条路 , 后来傅聪去世 , 写作期间很多细节也会让我想起采访中的马友友 。 面对人生的苦 , 许渊冲用争来消化 , 傅聪用沉默来消化 , 还有人用复仇来消化 , 把自己没有实现的音乐梦想转交给下一代 , 命令他的人生必须成功 , 用以消解时代留在自己身上的苦 。 一种更普遍的消化方式是假装遗忘 , 河流冰封后又融解 , 仿佛寒冬从没来过 。
马友友是我见到的第三种答案 , 让自己走向更广的人群 , 发现他人的美好——乐观、热情、纯粹——把它们融进音乐里 , 活在自己身上 , 然后用音乐传递给更多人 。
马友友说 , 人生之初并不是自己主动选择了音乐 , 他当时用的词是fellintoit , 音乐是父亲围在摇篮旁的背景音 , 一出生就陷了进去 。 学琴的时候他只有四岁 , 很多信念是周围的人给他的 , 听什么音乐是父亲挑的 , 怎么练琴是父亲决定的 , 音乐的意义是什么 , 最初的答案来自伯恩斯坦、卡萨尔斯、姐姐、母亲和父亲 。 存在于马友友身上的很多特质是他所遇到的人群留下来的影子 , 它们构成了消化苦的第三种可能 。
许渊冲、傅聪和马友友的回答 | 手记
文章图片
年幼的马友友和姐姐在演奏图源网络
采访中的马友友活得像太阳 , 他是一个非常好的采访对象 , 像太阳一样全程释放善意的能量 , 他也没有架子 , 有问必答 , 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接受采访 , 很松弛 , 总想把对方逗笑 。 采访回答也都是美好而纯粹的音乐理想 。 其实仅仅基于这些美好的回答写也可以成稿 , 关于音乐的很多文章都是这么写的——书写极致的天真、纯粹和美 , 但我不想这么轻巧带过 , 我也不能这么做 。 因为人是复杂的 , 真实世界也是复杂的 , 我必须让稿件面对真实 , 不能逃避复杂 。
马友友稿件最大的写作危机是会让纯粹流于表面 , 把纯粹写得像一个离地三尺的神 , 读者读了一个美好到近乎神的人 , 读的时候觉得好美啊 , 关上文章眼前依然是自己的苦涩和辛酸 。 事实上 , 音乐和人生一样 , 不只是喜悦 , 它也有痛苦、抉择、妥协和残酷 , 马友友亲历了这些 , 采访中的很多细节也让我确认 , 他不仅清楚知道这些苦楚的存在 , 而且会用自己的行动去促成改变 , 把自己活成这些苦楚的解药 。 这是父辈教给他的答案 , 生活困顿的日子里 , 父亲给了他慰藉人心的巴赫;困惑于声名的日子里 , 卡萨尔斯教他首先成为一个人;目睹社会撕裂的时候 , 伯恩斯坦告诉他 , 从此以后我们要让音乐比以往更有力、更美好、更专注也更动人 。 这些来自父辈的教导 , 共同构成了一个音乐家的人生答案 , 这就是我们对暴力的回答 。
音乐成为了马友友对生存的回答 , 他活成了一剂治愈苦的药 。 采访的时候 , 他总喜欢说giveback , 他从人群中获得了力量 , 他也一直在向人群中归还这份力量 , 在疫情期间为想家的陌生人拉琴 , 打疫苗的时候也带着琴 , 为他人演奏《圣母颂》 。 马孝骏临终前 , 马友友给父亲描述自己想象中的天国 , 给父亲拉大提琴 , 用巴赫安慰他 , 音乐把临终的苦楚变成温暖的回忆 , 这让我想起傅聪的信念 , 人世间有很多喜怒哀乐 , 只有音乐可以把这些东西都变成美的东西 。
许渊冲、傅聪和马友友的回答 | 手记
文章图片
马友友在社区学校里接种新冠疫苗后 , 拿出大提琴在现场演奏 , 他说 , 这只是给他人的一点回报 。 图源视频截图
马友友的存在 , 是活着的一种可能性确认——人也可以这样活 。 一个没吃过苦的人保持天真不稀奇 , 但是一个清楚苦难的人依然选择纯粹 , 这是为什么?我觉得这是他身上值得书写的部分 , 马友友面对过复杂和残酷 , 依然保留了自己的纯粹 , 这种可贵的人生状态从何而来 , 我想把这样的故事分享给我的读者 。 我必须努力呈现这种人性细微处背后的真实 , 也许我不一定能做得足够好 , 理解会有局限 , 写作也会有局限 , 但我必须尽力去尝试理解复杂、呈现复杂 , 给予读者尽可能多角度的信息 , 让读者听得到他的声音 , 看得到他的行动 , 能识别到他所处的群体环境 , 其他人在做什么、他在做什么、过去做过什么、现在做什么 , 把尽可能多的有效事实提供给读者 , 让每个人基于多维度的素材做出自己的阅读决定 , 体会采访对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如果说我们写的文章在今天能有什么作用 , 也许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分享、去端详另一个人的活法 , 理解与我们活在同时代的另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