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游》影评

第一次看电影《2001:太空漫游》 , 我大概跟它初上映时影院前排吃迷幻药和抽大麻的年轻人差不多 , 沉醉在这部电影带来的迷幻效应里 。 对迷幻的感觉有瘾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人生中必定会有的经历 , 于我而言 , 音乐上另两处的体现是对《VelvetGoldmine》原声的痴迷和对PinkFloyd的一耳倾心 。
《2001太空漫游》影评
文章图片
当然 , 与克拉克预想的一样 , 我没看懂 。 如果不去看影片制作故事和影评 , 我脑子里的解读也是破碎凌乱的 。
在之后每一遍的观影中 , 我几乎都有新的收获 , 最初的与后来的震撼合而为一 , 它也就成为了我最爱的科幻电影 。 这时候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音乐一响起 , 就与它最早带给我宗教般的神圣与震颤感有了一些区别 , 我已能从它的调子中听出情绪走向和起伏 。
太空漫游的英文名为《2001ASPACEODYSSEY》 , 直译可做“太空奥德赛” , 《奥德赛》是古希腊荷马史诗之一 , 内容上算是最早的一部航海游记 。 太空漫游借它的神学时间观及同样的探索未知 , 实际比中文译名更具隐喻意味 。
《2001太空漫游》影评
文章图片
最近又补看了书 , 字数不多 , 或快或慢看完也是几个小时的事 。 很多人不同意把书作为电影的补充 , 认为书解释得过多 , 失去了想象与解读的乐趣 , 并且以大段描述来填补库布里克鬼斧神工般的电影语言本身是件十分别扭的事 。
我只想说——
千万不要在看任何作品前先入为主 。
也许先看完电影 , 再看小说的时候难免会有“补充”的感觉 , 但这丝毫不影响阅读 , 也不会因此消解掉任何一丝库布里克的伟大 。 小说与电影各自的精彩 , 一如克拉克与库布里克的合作一样 , 这本就不是文学作品影视化或是影视小说化 , 而是相互的解构与成就 。
《2001太空漫游》影评】如果说 , 在探讨“人类和宇宙的关系”这个问题上 , 库布里克是迷幻、冷酷和抽象的 , 那么克拉克则是非常优雅、诗意的 , 也可说整部小说即是诗意本身 。 这种诗意贯穿全局 , 与它所探讨的问题本身一样神秘而又充满张力 。
《2001太空漫游》影评
文章图片
准确地说 , 小说的精彩始于HAL9000被关掉 , 鲍曼陷入真正彻底的孤独之后 。 他穿过无尽的黑暗和极昼的黎明驶向伊阿珀托斯的路途中 , 被完全包裹在时空无垠之孤独里 , 向前或是向后都不是终点 , 他唯一的意义仿佛是在这太空中无意义地奔流 。
当然了 , 就情节而言 , 陷入虚无就无话可谈 , 小说和电影也不会这样安排 。
也是在这孤独来袭的前后 , 作为英国人的克拉克 , 把鲍曼安排成了一个彻底的英国绅士:他对飞船的控制从来都游刃有余 , 得知真正计划之后依然冷静克制 , 甚至在认识到自己作为全人类特任大使这件事情之后 , 不论如何保持着整洁 , 绝不会漏刮胡子——而这些都是他在知道自己有去无回之后 。
《2001太空漫游》影评
文章图片
在《2001:太空漫游》中 , 我们能看到很多其他科幻影子:比如《星际穿越》中穿越卡冈图雅时的星空扭曲、《攻壳机动队》里关于肉体与意识的探讨、《三体》中的深水王子和TMA-1一样不适合透视原理等 。 克拉克对文字的把控力 , 本就不亚于大部分以文字驰名的英国作家 , 况乎思想 。
这也就难怪大刘说 , 我所有的作品 , 都是对太空漫游拙劣的模仿 。
如果说大刘是要素丰满 , 构架华丽 , 那么克拉克则四两拨千斤 , 他像是造了一艘飞船 , 让你掌着舵 , 他只在一边为你摇头晃脑地描述星空与远方 , 你变得兴奋、生疏、期待 , 又有点不顾一切地驶向星河 , 天然地抛去爱和牵绊 , 随着他的路线孤注一掷 , 全身心地游向异世界 , 仿佛所有的存在只为与土星之光环共舞一曲 , 只为触碰一次星之门 。 你不用担心回不来 , 或者说你再也不会去思考来与去的问题 。 这是克拉克的魅力 。
《2001太空漫游》影评
文章图片
还有一处让我惊喜 , 是讲鲍曼抵抗寂静的尝试:起先是听萧伯纳、易卜生、莎士比亚的戏剧及诗作朗诵 , 但这些作品所处理的问题让他觉得不是太遥远就是太幼稚 , 很快失去了耐心;接着是听歌剧 , 结果倒在了威尔第《安魂曲》的“最后审判日”一节过于明显的不祥之兆里;后来他便开始尝试听器乐 , “最后 , 和许多其他人一样 , 他在巴赫抽象的构架里寻找到平静——偶尔 , 再以莫扎特点缀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