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为何成为唐代诗人的“诗和远方”

文化交流杂志特约作者 张春青
唐代诗人在天台山游历和生活的风貌,都在这些诗中记录了下来。天台山的美丽和神圣在唐诗中有了一个诗意的栖息地,唐诗也因其文学地位为天台山增添了光彩,从而使天台山深深地刻上了唐诗的烙印。
在唐代,天台山因其山岳之神秀和人文渊源之独特而成为当时人眼中的“诗和远方”。
当时,前往天台山的有一个诗人群体,他们从长安出发至扬州,然后循着大运河,跨钱塘江,经浙东运河,沿曹娥江和剡溪,终至天台山,这就是因天台山这个目的地而产生的唐诗之路。
这个诗人群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江湖。既有春风得意的朝廷大员,如曾两度拜相的李德裕、台州刺史郑薰、浙东观察使元稹,也有仕途失意,来此遣怀的李白和孟浩然,还有炼丹方士柳泌,工于诗而无功名之念的周朴;既有归隐山林的隐士,如徐凝、陈寡言和刘长卿等,也有早年为僧后来还俗的贾岛和周贺,或初为道士后来科考的曹唐,也有真正的得道高僧,如皎然等。此外,还有未至天台山,但是凭想象书写天台山的唐明皇李隆基,天台山本地高僧拾得和寒山等人。他们留下的关于天台山的诗歌中,天台山的魅力山水、佛道文化都是反复出现的主题,这些描写和叙述,为今人了解当时的天台山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也为今天的天台山注入了文学的魅力。
望海
天台山景色的绮丽雄奇,吸引着唐朝诗人们来此遣兴抒怀。孟浩然在《自洛之越》中说:“山水寻吴越”“欲寻华顶去”;李郢更是直接,在《重游天台》中写道:“南国天台山水奇。”除了提到天台山,诗人们也专门描写石梁飞瀑、华顶峰、国清寺、赤城山、灵溪、桃源洞、桐柏观、玉霄山、琼台双阙和寒岩等地。
从天台山可以望海,拥有雄奇丰富想象力的李白看到了“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而善于描写现实的杜荀鹤则看到了“共僧岩上坐,见客海边行。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鸣”。由山看海也有技巧,诗僧皎然指点朋友重钧上人,认为云彩正在消失之际最适合看海,即“海容云正尽”;而看山景则宜在雨过天晴之时,正所谓“山色雨初晴”。
天台山为何成为唐代诗人的“诗和远方”
文章插图
赤城栖霞,天台八景之一。范旭初摄
天台山的高度也是诗人们描写的对象,最有名的莫过于李白的“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了。蔡希逸对此作了更夸张的描写:“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意思是,天台山与天相接,离人间太远了。章八元的诗句“八重岩崿叠晴空,九色烟霞绕洞宫”,除了描写天台山的高,“九色烟霞”也描写了天台山的幽奇之美。华顶峰是天台山最高峰,四周群山向而拱之,层层相裹,状如百叶莲花,华顶正当花之顶,故名“华顶”,诗僧寒山闲游华顶峰,有“四顾晴空里,白云同鹤飞”的描述。
赏瀑
天台山各处的瀑布尽显水的奇趣。
一是天台山大瀑布,曹松专门写了《天台瀑布》一诗,其中“喷向林梢成夏雪,倾来石上作春雷”,用夏雪和春雷形象地描写了天台山大瀑布的颜色和声势,让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第二是石梁瀑布,集奇石瀑布为一体,为诗人们所向往,蔡希逸诗“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极言其高,而李郢“石桥危险古来知”则极言其险。寒山诗中,“瀑布千丈流,如铺练一条。下有栖心窟,横安定命桥”,夸张地描写了石桥和飞瀑。另外,刘昭禹描写灵溪瀑布的“云开孤月上,瀑喷一山寒”一句也颇有气势。
除了瀑布,就是映带左右的溪水。徐凝在夜晚的月色中独自在山中行走,听到“石梁夜溪声”。桐柏山中的灵溪也在唐诗中时有提及,许浑的诗句“山多水不穷,一叶似渔翁。鸟浴寒潭雨,猿吟暮岭风”,非常写实地描写了灵溪的景色。
佛教的“天台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创于天台山,智者大师曾在天台山修行,创天台宗,桐柏山桐柏观是道教南宗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