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旦泰斗”李多奎——百年梨园世家,已传承四代,自成一派( 二 )


“老旦泰斗”李多奎——百年梨园世家,已传承四代,自成一派
文章插图
名家荟萃,一人一角一辈子,成就一大批经典戏曲今天的戏曲界,主工老旦的京剧人,李多奎老先生在作品《钓金龟》、《行路哭灵》《遇太后打龙袍》《太后辞朝》中的唱腔,仍是后人细细揣摩,仔细品味、竞相模仿的对象。而此时著名的京剧表艺术家张君秋,就住在李家的隔壁,母亲是李宝珍的干闺女,因家境贫寒,靠李多奎的父亲的接济而生活,小时候的张君秋也是工老生,后来被这位干姥爷点拨,14岁拜李凌枫为师,并且专门供养改学青衣。凭借好嗓好相好身段,后被推选为“四大童伶”,后来开创了张派,成为张派的创始人。中年的李多奎为人坦诚,生性豪爽,在梨园界名声俱佳,各位名家都乐意与其长期合作。
“老旦泰斗”李多奎——百年梨园世家,已传承四代,自成一派
文章插图
1950年加入谭富英和裘盛戎的北京太平京剧社,1956年与马连良领衔的北京京剧团合作,成就了“马谭张裘”为首的“四大头牌”和“二老”( 老旦李多奎、马富禄),强大的演出阵容,汇集了各路名家,一时间人才济济,成就了一大批经典的作品。李多奎、马连良和裘盛戎三人创作并联袂表演的《甘露寺》、《海瑞罢官》《赤桑镇》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曲目。其中和裘盛戎演唱的《遇太后打龙袍》更是现代人网络上赞扬的经典,一直叫好。剧中李多奎表演的太后,唱词里透着凄凉,困顿窘迫的感觉声声入耳,仔细地辩听,其后音里的确带着“祖母音”,但不失清脆干练又如邻家大婶的响亮。网友们一致称呼“多爷”,也许这就是对其的敬重。就这样,在李家第二代中,成功走出一位著名的老旦,作为梨园艺术,这种宝贵的声音是可遇不可求的。在男老旦的艺术上,也达到了不可超越的艺术境界,对梨园行和听众来讲,都是一种荣幸。而他的艺术造诣也终于成了老旦艺术的标杆,加之自身的修养,也终成为人们争相争讼的“老旦泰斗”。艺术上的李多奎多有建树,生活中对弟子们更是一丝不苟,敦敦教诲。亲自操琴,一句一字的教,启发式的说戏,要求弟子们仔细领会戏的艺术深度,广度,从而让弟子们对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一众弟子们受益匪浅。
“老旦泰斗”李多奎——百年梨园世家,已传承四代,自成一派
文章插图
三代四代的传承,成就梨园世家而他的儿子李宗华,作为李家的第三代,生于1938年,自幼跟随师父主工武小生。1954年拜茹富华为师。当时的茹富华与叶盛兰是大牌小生名家,他们彼此取长补短成就了各自的艺术成就,而李宗华得到茹的真传,兼具了两位大师的艺术特点,做工方正,唱腔洪亮,逐渐成为小生界的翘楚。在荀慧生京剧团的《群英会》、《临江会》主演了三国大将周瑜,《石秀探庄》中的石秀等等剧目。后来拍了很多现代剧目,在廊坊担任京剧团团长时编排出一部大剧《岳飞》,在当地演出引起全国的轰动,产生深远的影响。1982年,执教山东省戏曲学校,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在全国各地剧团挑大梁。其妻子翟萍主工大青衣,山东省有名的女旦演员,也是山东省戏曲学校毕业,还是著名的张派京剧大师张君秋的关门弟子。而其孙子李昕生于1963年,从小随父亲李宗华学习武小生,1986年毕业于山东省戏曲学校,曾拜褚金鹏为师,嗓音清晰、唱腔洪亮;长相俊美,风流洒脱,光彩照人;主演的《罗成叫关》将风流倜傥,英姿飒爽的罗成表演的淋漓尽致,让一个充满英武、傲气、洒脱的罗成呈现在大众面前,受到全国的青睐,在多次的大赛中获奖。后来拜著名京剧艺术家叶少兰为师,成为其高徒,继承了叶派的神韵。曾和京剧名家王玉兰在北京长安大剧院联袂演出《碧波金鳞》100余场,并且场场爆满,成为戏曲界的一根台柱子。
“老旦泰斗”李多奎——百年梨园世家,已传承四代,自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