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区分说起:五胡乱华源于中原王朝内战( 二 )


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区分说起:五胡乱华源于中原王朝内战
文章插图
在这种背景下,迁徙政策出台了,游牧民族一旦对中原王朝报以臣服,中原王朝就会把他们迁徙到自己相对容易控制的地区。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对解决北方边疆问题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这种方法能有效分化游牧民族。在迁徙政策的影响下,北方的游牧民族分成两种:一种是臣服于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一种是不愿臣服于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在迁徙政策的影响下,长城以北地区想再出现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已经非常困难了。这种方法也有效地削弱了游牧民族的野性。迁入长城一线之后,游牧民族会逐渐习惯于半农业和半游牧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会使得他们的流动性和攻击性变弱。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背景下,这种方法很难大规模推行。想让不熟悉、不了解农业文明的游牧民族放弃固有生存方式,进入长城附近,过着半农业和半游牧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力的发展,在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界地带逐步推行农耕经济,游牧民族就可以更好地学习和适应农业经济。届时,只要一个契机,就可以大规模地进行迁徙,而游牧民族对此的抵制会降低不少。
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区分说起:五胡乱华源于中原王朝内战
文章插图
在西汉后期,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逐渐降低,迁徙政策居功至伟。靠近长城一线的游牧民族通常会选择臣服于中原王朝,不愿臣服于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通常连长城一线都无法靠近。当他们决定越过长城,继而入侵中原王朝的时候,首先感到压力的不是中原王朝,而是那些臣服于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这种迁徙政策持续进行的结果就是:长城一线逐渐遍布异族之人。在西晋帝国建立二十多年后,就有人隐隐感觉到不妥,这样发展下去会出大乱子。因为这些生活在长城一线的异族都保持着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如果他们发动叛乱,帝国随时有可能被他们祸害得底朝天。于是在当时就有一种提议:应该把内迁的游牧民族全部赶出长城,但西晋帝国政府拒绝了这个提议。
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区分说起:五胡乱华源于中原王朝内战
文章插图
我们在看历史时,自然会把西晋帝国拒绝这种提议,当成是一大失策。但在我看来,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把人数众多又习惯了农耕文明的游牧民族,赶回干旱又寒冷的长城以北地区,这是什么性质的事?这是想把内迁游牧民族一网打尽啊,人家能不拼命吗?如果因为这件事,使得长城一线烽烟四起,那又是何苦来哉?就算最后成功地赶走了他们,他们回到长城以北地区,又会变成流动性和攻击性极强的纯粹游牧民族。从前不愿臣服于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再企图入侵和危害中原王朝之时,会受到内迁游牧民族的抵制,如果把内迁游牧民族赶到长城以北地区,他们双方就有可能融合。综上所述,如果把内迁游牧民族赶走,只会让帝国的边疆危机更严重。
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区分说起:五胡乱华源于中原王朝内战
文章插图
而且事实上,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也不是内迁游牧民族本身所造成的。如果中原王朝强盛,那必然有实力驾驭内迁游牧民族。如果中原王朝一直都是八王之乱时的那副德性,游牧民族在哪,有什么区别吗?所谓的“五胡乱华”根本就是中原王朝自作孽,因此责怪迁徙政策就不应该了。
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区分说起:五胡乱华源于中原王朝内战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