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打你就还手”背后的育儿盲区
文章插图
孩子被打 , 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打回去 。 但是 , 当家长们做出这个决定之前 , 有没有考虑过下面这几个问题 。
性格温顺的孩子不还手怎么办?
不光是孩子 , 我们成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 “被欺负了 , 一定以牙还牙” 。 我们需要认可并且允许有一部分孩子就是天生性格善良温顺的 。
我小时候外婆带的比较多 , 孩子们一起玩 , 打闹时我总是那个“吃亏”的 。 其实大部分情况下 , 我并不在意 , 但是外婆却很在意 。 每次看到我被谁推了 , 她就会拿着扫帚出来赶走那些孩子 。 然后把我带回家 , 一个劲地说 , 你怎么这么没用啊 , 被人欺负了 , 都不知道还手吗?以后谁敢推你 , 打你 , 你就打回去 。
一直到大学 , 我只要遇到社交冲突 , 压力就很大 。 后来回想发现 , 其实我并不是真的害怕冲突 , 而是害怕自己“软弱无能”形象的出现 。
如今回想 , 才意识到这就是成人对于事情的反馈 , 转嫁到了我的身上 , 让我有“受害者心理” 。 被盖棺定论地认为 , 我是好欺负的 。 而成人的评价来源只是因为我被推了没还手 。
【“别人打你就还手”背后的育儿盲区】现实中这样的孩子其实不少的 , 我见过不少父母着急要求孩子打回去 , 看上去是在自卫 , 给孩子撑腰 。 但当这个孩子就是做不到时 , 他反而感受到自己的无力感 , 这份无力已经不仅仅是被其他小朋友打了 , 而是父母长辈的这个沉重的标签 。
打回去后被打得更严重怎么办?
小孩子之间的打闹 , 打人的孩子都是“对事” , 而不是“对人” 。 我想玩你的玩具 , 上手打一下;我想先滑滑梯 , 上手打一下 。 打完后 , 那个孩子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 。 如果我们让自己的孩子打回去 , 大概率其实就是把“对事”转移到了“对人” 。 那么接下来孩子被打得更加厉害了怎么办呢?
如果我们鼓励孩子打回去的初衷是让他们可以保护好自己 , 那如果出现这样的局面 , 孩子会困惑 , 也会害怕 , 因为突然发现 , 原来自己无法保护自己 。 社交不是割裂的 , 每一段体验都会影响孩子接下来的社交心态 。
孩子由此也爱打人了怎么办?
最后一个情况 , 就显而易见了 。 孩子长此以往也养成了爱打人的习惯 , 只要不顺他心意的 , 一言不合就上手 , 反正这是家人告诉他的方法 。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多虑了 , 只要和孩子讲清楚情况就好了 , 告诉孩子哪些情况可以还手 , 哪些情况不能打人 。 理论上来说这挺对的 , 但学龄前的孩子是不具备“情景解读”能力的 。 所谓规则内化 , 就是时刻保持规则的一致性 。
善良需要有锋芒
在美国 , 从幼儿园起就会教孩子区分这三个词:agressive(侵略性)、assertive(坚定的)、passive(消极的) 。
孩子从小被教育 , 要做个善良又坚定的人 。 我们通常说的“老好人” , 其实就是消极的人 , 不敢维护自己的权利 , 也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和需要 。 这才是我们父母更该重视的课题 。
善良又坚定 , 就是我们不需要委屈自己 , 可以表达自己任何的想法和感受 , 为自己发声 。 但要用礼貌的、尊重他人的方式表达 , 而不要伤害他人的感受或者身体 。
教孩子成为一个“坚定的”人 , 不少幼儿园都会用这样四步 。
说出你所看到的 , “你推了我 , 你抢了我的玩具……”
说出你的感受 , “你这样做 , 我很不喜欢……”
说出你的需求 , “我要求你立刻道歉 , 我要求你把玩具还给我……”
如果以上三步没有解决问题 , 可以先走开保证自己安全 , 与此同时寻求成人的帮助 。 因为 , 孩子被欺负后最关键的是 , 家长要保护孩子不要陷入“受害者”心理 。
- 能不能给孩子穿“二手童装”?看完宝妈的真实经历,你就知道了
- 如何教出“别人家的孩子”,很简单
- 别人家的孩子
- 湿疹宝宝怎么添加辅食?看完你就知道了
- 分享有限度,守住底线善拒绝,教会孩子对别人不当要求说“不”
- 孩子被打为啥不还手?女孩被扇50个耳光引深思:不惹事也不怕事
- 请“别人家的孩子”走下神坛
- "见了别人要问好",中国式礼貌,才是束缚孩子天性的根源
- 女孩被打50个耳光,用鞋底抽28下,宝妈不安慰反怒斥:为啥不还手
- 在别人家吃饭时,儿子说“好难吃”,高情商妈妈一语化解众人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