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物·2020年09月师友赠书录(二)韦力撰( 四 )


书物·2020年09月师友赠书录(二)韦力撰
文章插图
书物·2020年09月师友赠书录(二)韦力撰
文章插图
书物·2020年09月师友赠书录(二)韦力撰
文章插图
书物·2020年09月师友赠书录(二)韦力撰
文章插图
《中华图像文化史·秦汉卷》,武利华著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有些事真的很巧,前一天我刚收到田忠恩先生赠送的《徐州汉画像石》一书,转天晚上就见到了该书作者武利华先生,而武先生在见面时赠送给了我这部厚厚的大书。此书份量之大,与武先生言语上的谦虚形成鲜明对比。武利华的这部专著乃是韩丛耀先生主编的《中华图像文化史》中的秦汉卷,国学大家饶宗颐以99岁的高龄为该书写了总序,饶先生在序中称:语文记述方式在近五千年来已经成为人类文化记述的主流方式,而有着百万年历史并保有大量文化资讯的图像表征形态,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科学解读,图像形态与语文形态的逻辑因果关系一直未得到有效的研究。同时饶先生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兴起图像传播的国度之一,由于左图右史的文化传统,中国古代重视图像较之文字毫不逊色。”因此饶先生觉得:“研究中华民族的精神史一定要包括图画。”韩丛耀先生则在本书的前言中重点讲述了图像形态的重要性,同时说:“将文字记载的历史与视觉书写形态的历史紧密结合的考察,才是对中华文明历史的完整考察,才能较为完整地呈现一部人类文明史样。”武利华先生的这部专著除《总论》外,分为六章,他在本书的后记中称,为了完成该书,他用了整整三年时间,而最初他接受该写作任务时,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庞大的体系,因为以往他的主要精力乃是对汉画的研究,但是《中华图像文化史》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来梳理中国及大中华地区的相关图像,以此来探索和建立中国图像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和研究体系,而这样的写作方式,没有先例可供参考。但武先生称,因为他是先签合约,后进行写作,既然签了约,那么他就下大功夫来完成该书。他承认文本和图像的关系,图像形态与意义的关系等,本来就是学术界极富争议的敏感话题,他谦称直到写作完成,还没有完全理解语言与图像的全部真相,这使得他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对很多问题做出界定,甚至他时常在梦寐中都进行思考,可见他的这部专著对很多问题具有开创性的研究。要想梳理图像文化史就需要首先回答什么是图像,以及什么是图像学,作者坦陈对于后者,西方学界争论不断,但其仍然引用了美国艺术史学者克莱因鲍尔所给出的定义:“对视觉艺术的历史探索即图像学。”对于“图像”二字,武利华则称是中国固有之词,原作“图像”,是由“图”和“象”两个意义相近的字组成。同时他认为,秦汉时期的图像文化不仅包括绘画形式(平面图形)和雕塑形式(立体图像),同时“它几乎涵盖了我们所能见到的所有的艺术品形式”。作者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秦汉时期:当我们站在喜马拉雅山上俯瞰当时的世界,那时的地球上并列着罗马、安息、贵霜、秦汉四大帝国,这四大帝国分别代表着地中海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长江黄河文明。一条横贯欧亚草原的丝绸之路,宛如一条巨大的丝带,将各个文明古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秦朝的国祚虽然仅15年,但留下的艺术品却足以震撼世人。作者讲到了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塑博物馆,在秦朝国都咸阳发现的秦宫殿壁画遗迹,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壁画。作者探讨了秦国初期的弱小以及后来的无比强大,谈到了秦朝的文字统一,以此来说明秦朝对中国图像史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并将秦汉时期总体的审美特质概括为“以大为美”,秦汉时期各种美术品的恢宏气度最令人叹服。秦始皇49岁时病逝于外游途中,他所创造的帝国顿时发生了问题,随后替代秦朝的汉朝无论是制度还是审美情趣都承袭秦朝。汉朝初年,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得到了帝王支持,窦太后去世后,田蚡出任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后来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上《举贤良对策》,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的观念,同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观念及审美情趣由此有了很大的变化。武利华谈到以“龙凤文化”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他说龙凤艺术沿袭了楚国的传统,同时指出“龙凤”是炎黄先祖所尊崇的图腾,还提到楚元王刘交的太傅韦孟在《讽谏诗》中写道:“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旗。”同时称刘姓的祖上来自彭祖后裔豕韦,其图腾标志就是四牡龙旗,其后裔刘累能驯化龙,故被夏代第13位帝王孔甲赐为御龙氏,以此可见,汉代对龙的崇拜。作者又讲到了刘邦的母亲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当时雷电交加,刘邦之父太公前往视之,则见蛟龙于其上,因而有身孕,后来生了刘邦,于是刘邦就成了龙的儿子。据说,刘邦的长相有几分像龙,《史记·高祖本纪》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后世说,中国人乃龙的传人,可见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武利华的这部专著就是通过对历史的梳理,而后解读出特有时代所具有的特殊审美情趣,以及这些情趣对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其高度的涵盖力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独特解读,正是本书的特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