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在巴山蜀水中( 三 )


渝州迎送
大中七年(公元853年),杜悰迁淮南节度使,已定东下行期路线,即将启程。当时自益州赴扬州,有水陆二途:陆路取道长安、洛阳,再经汴渠南下;水路则由益州沿岷江南下至戎州,沿长江经渝州、三峡而东下。李商隐代柳仲郢作了《为河东公复相国京兆公启》,建议走相对坦夷之陆路,而杜悰则“决取峡路”。柳仲郢派李商隐在东川境内渝州界首迎送,事毕,李商隐旋即返回梓州。
这不是李商隐第一次到渝州。早在五年前,李商隐从桂林幕府罢职北归的时候,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六月下旬抵达江陵(今湖北荆州)。其间有两个月左右,他折向夔峡一带游览。江陵至夔州水程七百余里,需要半个月到二十天时间。七月二十日,李商隐抵达夔州(今重庆奉节)。
《寰宇记》记载:“楚宫在巫山县北二百步,在阳台古城内,即襄王所游之地。楚天长短,黄昏又下起了雨。楼前宫畔,暮色中江水东流。”李商隐写了许多诗作。如《深宫》:“金殿销香闭绮栊,玉壶传点咽铜龙。狂飙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斑竹岭边无限泪,景阳宫里及时钟。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高唐十二峰。”再如《过楚宫》:“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
他还作了《水天闲话旧事》:“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已闻佩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暮雨自归山峭峭,秋河不动夜厌厌。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李商隐游罢三峡乘舟顺流东下,返回江陵已经是八月中旬。
大中六年(公元852年),李党领袖李德裕自崖州(今海南海口)归葬北邙山祖坟。当护丧队伍北归经过江陵时,李商隐奉柳仲郢之命,又一次经渝州到江陵,在那里祭奠李德裕。
大中七年
大中七年(公元853年),是李商隐来到梓州幕府的第三个年头。这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在东川这几年,柳仲郢举行的宴会和游乐,李商隐常常抱病不去,或聊为应付,很少陪同游欢。
李商隐常到郊外西溪(今三台县城西九曲河)游玩,时时泛起思乡之情。他曾作“天涯常病意,岑寂胜欢娱。”(《西溪》)“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西溪》)“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夜饮》)他还作了“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三月十日流杯亭》),这是以闻子规寓归家之思。
二月二日,李商隐到江边散步,又勾起思归之情,写下了《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到了秋天,李商隐作了《写意》:“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人间路有潼江险,天外山惟玉垒深。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
李商隐的思乡之情难以抑制。这种情绪,在十月杨本胜来幕府后得到爆发。
杨本胜恳切索要李商隐平常撰写的公文。李商隐推辞不得,就编了二十卷四百篇送给他,这就是《樊南乙集》。此前,李商隐奉命出使江陵时在船上编了《樊南甲集》二十卷。甲乙两集合称《樊南文集》。范文澜说,只要李商隐的《樊南文集》能够存世,唐代的骈体文即便全部散佚也绝不足惜(《中国通史简编》)。
这次,杨本胜还带来一个消息,他在京师见到了李商隐的儿子兖师,消瘦得不行。在兖师4岁的时候,李商隐曾写了“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骄儿诗》)可是因妻子去世,自己漂泊天涯,儿女寄人篱下,常有衣食之忧:“小男方嗜栗,幼女漫忧葵。”(《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李商隐和杨本胜一直谈到夜深,直到军营角声停歇:“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