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金琨,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当今社会如此,历史上的古代社会也是如此。然而在原则上老子对战争是持反对态度的。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老子对于战争的态度。老子指出“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又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老子认为战争乃不祥之事,是人民所厌弃的;有道之主,或以道辅佐人主的人,都不轻易用兵。战争之所以发生,其根源就在于统治者有着过多的贪婪。发动战争者,多是想以武力来掠夺和奴役别人,以满足自己的贪欲之心。
文章插图
争名夺利、争城夺地、强取豪夺,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战争是凶残的、不吉祥的。同时,战争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有道的帝王并不尚武好战,他所保有的军事力址也并不仅仅用于征战.而是尽力让它参与社会的生产。“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四十六章)三国时曹操就实行军队屯田,让军队直接从事生产。唐代实行府兵制,没有战事时就转军为民。这都反映了善治国者不尚武力的态度。
文章插图
治国当循道而行,清静自守,如若穷兵黩武,必将自食其果,给人民和国家带来凶害,使田园荒芜,民不聊生。“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三十章)好战者逆道,必将早死早亡,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不乏其例的。古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凭他庞大的军队横扫巴尔干半岛。席卷西亚,甚至一度跃马印度,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庞大军事帝国,但“其兴也速,其亡也忽”,短短几十年即土崩瓦解。秦末的项羽凭借其“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力于短时间内即打碎了秦王朝,并取而代之,号令天下,自称“霸王”,可谓威风一时。
文章插图
但“以武力经营天下”的结果却是三年内即丧失天下,自刎身亡,临死时言“天丧我,此非战之故”,岂不惑哉!老子说:“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三十章)宋代范应元注云:“凡物之壮者必老,惟道则无壮无老。苟不体道,而久恃兵为壮,得无老乎?知壮极则老,能早止兵,则庶几于道矣。”“恃兵为壮”,以武力治天下,只能使得天下扰乱、困穷,最终自取败亡。只有化干戈为玉帛,清静无为,以道治国,才能保得天下安宁。
文章插图
没有战争的理想社会是美好的,但现实社会总是与理想的境界相去甚远。面对敌人的侵暴即使“不敢为主而为客”(六十九章),为了济危救难,也必须奋起抗击。可见,战争是难以避免的。而一旦发生战争,又该以何种态度去对待呢?老子指出“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三十一章)战争是不可为的,万一不得不用兵最好能够淡然处之,即使打了胜仗,也不可洋洋得意,以此为荣。如果以战胜、杀人为荣,则是逆天背道而乐杀人了,如此又怎能得到人民的拥戴呢?
文章插图
所以老子讲:“胜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三十一章)圣人深明此理,所以他对待战事像对待丧事一般严肃而哀伤。老子讲“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三十一章)古时礼制,吉事以左为上为大,凶事以右为上为大。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表明圣人在礼制上即是把战争当做凶事来对待的。一旦战争发生,无论凯旋还是败北,总是要死人的。总是不吉之事,对于这种不吉之事,要以悲痛的心情参加,无论失败或胜利,都以丧礼处之。
- 诗词赏析|《精选古典诗文200篇》之《〈老子〉第四十九章》
- 玩收藏,这六个态度很重要!
- 老子的反战思想与军事理念
- 带着“肉体”去探索,灵魂是要上当的,《老子》快乐不是享乐
- 宋江为啥和时迁并列金圣叹从他对武松的态度,看透了他的为人
- 千古绝对: 骑青牛, 过函关, 老子姓李, 能对出下联的都是神仙
- 他是老子同乡,是宋代理学奠基人,也是民间算卦的老祖宗
- 诗词赏析|《精选古典诗文200篇》之《〈老子〉第四十二章》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无衣》的背后是吴、楚荡气回肠的战争
- 中国伟大的先贤老子流传千古,世人不知他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