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夜经济”火了,新“夜”态潜力持续释放( 三 )

  政府“卖力”做好服务 , 商家也在积极行动 。 在上海静安区大沽路 , 不到500米的街道上 , 集聚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家商户 。 过去由於商居关系紧张 , 这里最高月投诉曾超过百件 。 关键时刻 , 商户成立“自治委员会” , 制定公约、自我管理 , 每晚11点自觉结束外摆位 , 降低噪音 , 成为和谐商居关系的模范 。

  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齐晓斋指出 , 随着一些城市“夜经济”发展进入“2.0版” , 发展“夜经济”不仅为了刺激消费 , 更代表城市夜生活的文化和魅力 。 在鼓励更多夜间新业态的同时 , 也要完善配套设施 , 平衡民众诉求 , 重点打造形成产业生态的夜间经济新地标 。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周蕊、段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