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只是为改变命运,更是为改变灵魂( 二 )


正因这种极近功利的读书观,在一定情况下,会激励人类非常发愤刻苦地读书,所以古时有许多什么“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故事。——为何可以做到如此?因为一想到读书可以得到荣华富贵,自然就有了动力,不怕吃苦了:不吃苦中苦,何为人上人?
这样的读书,不是真正的读书。
那么真正的读书当是什么呢?
——真正的读书,当是改变灵魂的读书。
6
想想,中国人对于读书,为何从曾经的“唯有读书高”变成今天的“读书最无用”呢?
就是因为我们读书不是为了灵魂。
我们只为种种功利而读。所以几千年来,无数读书人竟然可以忍受着自己始终只读那么几本“圣贤书”,就算是再无聊无趣也得读。
为何?它们“管用”!
只要“管用”就行,管它什么书!
而也正因我们几千年来,我们的读书人就读着那几本相同的书,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也就一直都只会是那样的灵魂,我们社会,我们的时代也就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循环。
到今天为止,我们仍然处于这样的循环之中。
真是莫大的悲哀!
7
如果我们愿意面对事实,就不得不承认:
我们中国人,为灵魂而读的书,实在是太少、太少!
所以,很多读书人,可能读了很多书,有着丰富的知识,却仍然是没有灵魂。
他们的灵魂并没有因为读书就比不读书的人更为高尚。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现实中很多读书人会做出许多人们认为不应是读书人所干的事来。
写到这里,不禁要想到西方人的读书观了。
他们读书,固然也和我们一样为了获取诸多实用知识,甚至有可能比我们的知识更为实用。然而,在他们的读书文化中,却有着一种我们所不具备的传统:为灵魂而读。
他们这一传统,早在他们的文明源头就已经开始。
他们文化祖先苏格拉就终身告诫人们,知识无是美的,是善的,而无知是最大之恶。
又为何说,知识是美是善?就是因为知识会让人的灵魂变得更美更善。
正因如此,他才认为“哲学是心灵最好的医生”。而在那时,哲学便是知识智慧的代名词。
8
很久以来,西方世界一直被我们认定为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然而,他们却从来没有产生过我们这样的“读书无用论”。
相反,他们所读书之中,总是有许多的“无用之书”。
他们有时候之所以要读一本书,并不是因为要考试、要评职称、参加什么比赛之类,甚至也不是因为无聊消遣。
只是他们觉得自己的灵魂在渴求这样的阅读罢了。
所以读书在他们是件自然而然的事,不问为什么。
就象吸呼一样。
而这读书之别,也就是两种文明,两个世界的区分吧?
难道,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不需要有反思么?
请您继续阅读
《孤独之书》电子版
西子十年文史哲随笔集
(电子版第2版)
92章,30万字。欢迎扫码领取
西子原创,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