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惨遭遇,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二 )


从《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惨遭遇,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文章插图
二、玛格丽特与杜十娘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何异同?
玛格丽特所处的时代,是法国七月王朝快速发展的时候。而显然,国王路易·菲利普并没有意识到,当大门完全向上流贵族与资本家,敞开的后果是怎样的。在小仲马《茶花女》的写作背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法国还没有出现经济危机。因此举国上下的生活基调,正如书中开篇描绘那样,上流贵族与资本家每日享受,不劳而获,底层贫困百姓终日劳碌,去难以生存。这种畸形的生活形态,就注定一些人的悲剧,而玛格丽特,就是小仲马笔下,那些贫困大众的化身。其实,玛格丽特也是小仲马自己,因为他的身世坎坷,从小就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让他的文字更富有共鸣,因此书完结后,才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我们从玛格丽特的悲惨遭遇,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法国,阶级分明,呈现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形。而玛格丽特作为一个妓女,她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若非是后来的阿尔芒出现,也许等待她的结局,大抵会随着年华老去,而被上流社会一脚踹开。穷人一生辛劳却不得尊重,资本家纸醉金迷却大发横财。小仲马刻画的《茶花女》,就是以这种背景为全书基调,奠定了悲凉的底色。反应的是所有底层小人物的无奈。
从《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惨遭遇,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文章插图
从《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惨遭遇,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而杜十娘所在的时代背景,是明朝的末期。明朝末期,由于魏忠贤的总领朝政,朝廷的腐败早就越陷越深,百姓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下,反而越发苦不堪言。当时的文学家冯梦龙见状,便以小说为寄托。将对封建统治的抗争,化身为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而其中最著名的女性角色,就是杜十娘。明朝时期的女性地位同前朝一样,在女弱男强的大时代背景影响下,如同杜十娘自己所说:“蹉跎半生,不过一商品尔。”值得一提的是,杜十娘死后,周遭人都咬牙切齿,痛揍了李甲与孙富一顿。这里并非是路人的善意与好心,而是得益于思想家朱熹崇尚儒家学说,明朝对于儒家学说的传播,也是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儒家的核心思想便是人人平等,因此见到这个女子被如此欺辱,才会激起路人的愤恨。同样是女性地位底下,但是《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除了当时的阿尔芒,谁又愿意为她说句话呢?
从《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惨遭遇,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文章插图
三、玛格丽特与杜十娘的结局有何异同?
玛格丽特与杜十娘的一生,是爱带给了她们生的希望,却又无一例外地,将她们推入深渊。玛格丽特散尽多年的积蓄,希望和阿尔芒厮守终生。她毅然决然放弃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甘愿回到乡村,和阿尔芒度过平淡的一生。清粥小菜,亦是幸福。但是七月王朝的笼罩下,哪里会有那么平坦顺遂的爱情呢?面对阿尔芒的老父亲,玛格丽特像个高贵的妇人,她大方地说出她的过去,丝毫不觉得有任何羞耻。反而是阿尔芒的态度,让她产生了一丝寒意。也许从头到尾,阿尔芒始终是介意她的身份。阿尔芒的父亲,以家族脸面与他儿子的光明前程,对玛格丽特施压。玛格丽特最终放弃了到手的爱情,又变成了孤家寡人,带着一身病痛与阿尔芒的误解,回到了那个冰冷的城市,巴黎。除了爱情的转瞬即逝令她伤心,葬身在这个让她唾弃的城市,更是让她无可奈何。等到阿尔芒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看到了玛格丽特的遗言写道:
“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
我想,这是玛格丽特对世俗的封建眼光,最后的反击。
从《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惨遭遇,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