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惨遭遇,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茶花女》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小仲马的处女作,其背景是法国的七月王朝时期,把握国家命脉、掌握大量资产的上流贵族,每天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而平民百姓却不得不受到资本家的无情剥削,尽管终日劳碌,却不得温饱。就在这种极端的生活背景下,诞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与青年阿尔芒的爱情夭折,更像是一个投诉无门的底层人员,对那个时代的无情控诉。此书一出,直接轰动了法国文坛,人们感同身受,更加同情玛格丽特的悲惨遭遇。
而与《茶花女》遭遇不尽相同的,还有古代小说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作者冯梦龙生活在明朝末期,多年与底层小人物接触,让他对底层劳动人民产生了怜悯与同情。在他塑造的杜十娘形象中,与《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结局虽然一样,却又有着不同的选择。从冯梦龙的《杜十娘》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在封建礼教下的女子为爱抗争,不顾一切的顽强精神,这在当时女弱男强的时代背景下,是极为罕见的存在。今天,我们就从《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惨遭遇,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从《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惨遭遇,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文章插图
一、玛格丽特与杜十娘人物地位有何异同?
玛格丽特,是个出生在乡村田野的美丽少女。她代表的是法国七月王朝时期,最底层的小人物。为了维持生计,亦是为自己寻找一份生机。她来到了美丽繁华的都市,巴黎。上流社会的灯红酒绿与玛格丽特自身的贫困潦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生活的无情欺压,她像是被命运指引一般,开始了她的卖笑生涯。玛格丽特虽然流落风尘,眼睛里却始终透露着对爱情的渴望,那份纯洁让她在上流社会中深受好评,还有一位年迈的公爵,愿意给她一笔钱供她生活。《茶花女》中说过:
“玛格丽特虽然着纵欲的生活,但她的面容却呈现出处女般纯真的神态,甚至带着一些稚气。”
十年如一日的交际应酬,让她看透了人间冷暖,与上流社会的虚伪面孔。
她和别的交际花不一样,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迟早有一天要离开,所以她从来没放弃过希望。她努力攒钱,只希望能够有一天,能够遇到真爱,带她离开这个淤泥一般的地方。她聪明且放肆,她说过:
“我们这种人,一天换不到情人们的欢笑,一天讨不住他们的虚荣,他们就抛弃了我们。”
在当时物欲横流的上流社会,玛格丽特并没有迷失在这种,奢侈的享受中,反而是在努力积蓄力量,冲破牢笼,寻觅生机。
从《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惨遭遇,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文章插图
杜十娘的境遇,和玛格丽特如出一辙,与之不同的是,玛格丽特曾经有机会选择,而杜十娘是真的被迫。杜十娘原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因其父亲被诬陷下狱,全家没了经济依靠。就这样,杜十娘像是商品、又像浮萍一般被卖入了青楼。杜十娘受到原生家庭的熏陶,加上青楼老鸨的种种调教,虽然沦落风尘,却与其他青楼女子不同,她是花魁,她有一份抗争的权力。即便这份权力,也是依托青楼老鸨。虽然身在青楼,她和玛格丽特一样,有着对爱情纯美的期盼。她始终在等候,那个对的人,不希望大富大贵,只想要粗茶淡饭,琴瑟和鸣。
当面对富商孙富的示爱,她傲慢地说:
“孙先生初次见面就谈行情,真不失商人本性,你可知世上还有银钱买不到的东西?”
杜十娘虽然是妓女,却大有卖艺不卖身的架子。依托老鸨赠与的保护伞,底下的粉客都以能见到杜十娘一面为荣。杜十娘的身价颇高,想要与她一度春宵的公子哥并不少,但能她同意的却是凤毛麟角。老鸨与杜十娘虽然是雇主与奴役的身份,却也不得不形成一种共生。因此杜十娘和玛格丽特虽然同为妓女,人物地位却大有不同。按玛格丽特所说,她一旦离开那种交际场所,便没办法维持生存。而杜十娘虽然同为底层小人物,却依靠自己的智慧,在那种背景下位置争取了一方天地与自由。从这点来看,杜十娘是比玛格丽特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