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镇巴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巴唢呐

镇巴县 , 位于陕西省最南端 , 在这块贫瘠而古老的山地里 ,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 , 镇巴唢呐便是其中之一 , 遍布全县各乡镇 , 已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丰富的题材 , 成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
民俗|镇巴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巴唢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唢呐已在我国普遍应用 。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 。较详细的记载见于明王圻编《三才图会》:“唢呐 , 其制如喇叭 , 七孔;首尾以铜为之 , 管则用木 。不知起于盒带 , 当军中之乐也 。今民间多用之 。”明代后期 , 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 用以伴奏唱腔 , 吹奏过场曲牌 , 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 , 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
民俗|镇巴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巴唢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唢呐在镇巴有悠久的吹奏历史 , 据有关史料记载 , 在明末清初镇巴境内就有了唢呐 , 当时主要流传于民间的戏班 , 新中国成立以来 , 镇巴唢呐队伍不断扩大 , 成为当时乡村各种喜事哀乐场合中不可缺少的演奏乐器 , 也是山民在沉寂苦闷日子中唯一能愉悦身心的乐器 。学唢呐演奏的艺人很多 , 传播的面积广泛 , 呈现出乡乡有唢呐 , 村村有乐声的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 , 镇巴目前收集到的唢呐曲目有三百多首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社会的进步和不同时代的民俗生活的影响 ,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 民间艺术家也改编和创作了一些新的具有现代生活的曲目 , 这些曲目大多以当地民歌演变而来 , 2008年11月 , 镇巴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
民俗|镇巴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巴唢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镇巴唢呐从它的演奏形式、乐器制型 , 曲目内涵等地方可推其发展的脉络 , 知其渊源 。
1.随人口迁徙而传入 。镇巴位于巴山腹地 , 南与四川万源、通江接壤 , 北与陕西省的西乡、紫阳为邻 , 境内山高林密 , 是历代兵家争战要地 , 也是各地方势力南征北战的通道 。战乱及自然灾害给山民带来了灾荒 , 造成人口剧减 。政府采取移民政策予以补充 。至今民间论其祖籍 , 还有“湖广填四川 , 四川填陕西”之说 。现在流传境内的唢呐 , 根据其区域划分和民间习俗 , 东区唢呐主要以湖北移民传入 , 南和西区主要由四川移民传入 。
2.随商贸活动而传入 。在明末清初 , 境内的商贸交易活动十分兴盛 , 一批地处交通要塞的集镇 , 便应运而生 , 由于地处陕、川交界的特殊地理环境 , 常聚着陕、川、鄂等各地往来商贾、戏班和流动艺人以此演艺为生 , 一些外来艺人和本地艺人的演出活动频繁 。因而 , 镇巴境内的唢呐声洪亮 , 节奏明快 , 曲调丰富 , 地方特色浓郁 ,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民俗|镇巴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巴唢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镇巴唢呐有许多曲牌 , 其中最流行的就有两百多个 。近年来 ,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推进 , 镇巴县文化馆组织专人 , 辗转全县广大乡村收集曲目 , 将流传于民间流行较广 , 脍炙人口的曲目进行整理 , 拟出版专集 , 有效保存了这一珍贵的民间乐曲资料 , 唢呐在民间具有鲜明的主题以为 , 奏乐时演奏者可根据不同场合确定曲目 , 也可根据曲目吹奏 , 喜庆的有《满堂红》《大开门》《竹叶青》《八仙上寿》等;悲苦的有《哭五更》《哭长城》《吊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