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丨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青年学者访谈064:吴毅强( 三 )


收集资料方面,金文应立足《殷周金文集成》《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三编》等著录书,时常翻阅《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等相关杂志及考古发掘报告,留意最新公布的青铜器与金文资料,选择自己关注的材料扫描存档。简帛主要是对照相关著录书籍,临写原简,同时自己做出释文,这样手过一遍,至少有个初步印象,同时也便于检索。
撰写论文方面,其实我没有多少经验可谈。古文字学是一门积累厚重的学科,要掌握前人已有研究,需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首先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要很熟悉,了解学术进展及问题所在。其次在读材料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下来,然后再有计划读相关典籍,以解决问题。另外,文章写成后,应多放置一段时间沉淀,再拿出来向师友请教,最后修改定稿。
投稿方面,应根据自己文章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刊物。应尽量投到本领域专业的期刊,接受专家的审查。我相信,只要是有亮点,切实解决问题的文章,一定会得到审稿专家的肯定,发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04
我真正对学术感兴趣,是到了硕士生阶段。那时读书范围较广而杂,钱穆、陈寅恪、严耕望、余英时等先生的著作,读的较多。博士阶段,读书范围缩小到古文字方面,近现代学者的相关著作,大多都找来读过。如开始阅读《卜辞通纂》《殷虚卜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等,还将重要观点抄录下来。记得有一年暑假,专门把李零先生的多种著作找来读,深佩其思路开阔、学问博大。不过,因为博士论文的关系,精力主要用在了金文方面。
在许多老师中,对我影响最大最深的是彭裕商、曹锦炎两位老师,是他们给我言传身教,将我带进学术之门,并在生活、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可以说,没有二位老师的悉心培养,我很难想象能否走到今天。
05
首先,要读常见书。不要贪多,真正掌握一两部书,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树”(王汎森先生语)。学生时代是读书的最好时期,过去我体会不深,自从工作以后,越来越感到时间的不足。所以应趁着年轻,赶快多读书、读好书。
其次,要熟悉古文字材料。如今地不爱宝,出土文献资料数量庞大。古文字学四大分支学科,要完全掌握每一分支的材料,实非易事。最好从自己喜欢的材料入手,由点及线,最后连成面。出土文献原始材料,最好是抄录一过。这对古文字字形、出土文献本身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
再次,要注意跳出字形,关注古文字记录的内容本身。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前人所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张之洞语)将这个道理说得已经很明了。“古文字学的功夫不在古文字”(唐兰先生语),洵为的论。故初学者要立足古文字,上溯文献学、语言学、历史学等,打好基础、开拓视野,方能融会贯通。
另外,古文字材料,多数为考古发掘所获。要真正理解其内涵,就需要走出书斋,到博物馆多看实物,这样对器物的大小、形制才能有比较直观的认知。
06
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电脑技术或网络资源对您的研究具有什么样的影响或作用?
身处数字化时代,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在资料获取方面,记得当时写博士论文,想参考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一书,学校图书馆竟没有购置。而如今,电子资源很是方便。之前我很喜欢买纸本书,而这两年买的书已经很少,比较重视电子书的搜集,尤其是原始资料著录书籍。每得到一部,都分门别类归入相应的文件夹,这样使用起来很是方便。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信息时代,手机、计算机等工具确实带来了很多便利,书籍等信息获取容易了,但认真坐下来读纸本书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这是要引以为戒的。
07
古文字与出土文献领域,专业期刊屈指可数。期刊发表论文时间过长,论文发表,确实不易。我有一篇论文,自录用至今已过五年,但仍未刊出。相比传统的纸本期刊,学术网站有很明显的优势,如刊发及时,下载便捷。所以我认为,如果不在意文章刊发的媒介,也可投稿给专门的学术网站,方便自己的观点及时得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