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长不过九九之数,短不过三五十载光影,以长衡量与数千年光景中也不过参海一粟,以短衡量则更不值一提。所以一个人处于特定历史时期,对于历史解读,并不能称为大历史观,不过是着眼现代历史观的粗浅看法,只有将历史逻辑,推演前后三五百年,进而思索,论证才能算大历史观。而这,就是宏观叙述史,宏观逻辑史下大历史观根源与核心。
文章插图
(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为何如此流行?皆在他将前后推演的历史观,用崭新方式,叙述给读者,找寻到历史逻辑和规律的轨迹。那么万历十五年这本薄薄的小册说的是什么?就值得研究!这本书是旅美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所著。出生于1918年的黄先生,是中国新旧思潮交替时代表性文人,1936年就读南开理学院电机系,理工男背景,给了他比文科生更优的逻辑能力。还未毕业的黄先生,因为抗战爆发,投笔从戎,又成了成都中央军校学生。十万青年十万兵,是救国图存时代写照,无数精英,在哪特殊时代,都做出同样选择。从学海无涯的书卷生活,走向风险不断的军旅生涯。军校毕业后的黄仁宇,成了陆军十四师排长、代理连长,随后又随孙立人将军远征缅甸和中南半岛,任职上尉参谋。军旅生涯后的黄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回归初心赴美留学,顺利获得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学位。这些经历给了他那些体悟?工科学习,让他感悟理性看问题方式。抗战参军,让他体会军旅时光,进而收获仕途体验。留学岁月,则让他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纯粹学者,如仅仅舞文弄墨,也许会有所成,可绝对成不了大家,出世入世是两个概念,出世入世后,在历练中,才能有思想升华。
文章插图
(黄仁宇)这升华,才是《万历十五年》成书的关键,因为他揭示了中国历史的一个惯性,那就是贯穿于文化基因中的“泛道德化”。万历十五年,开篇从平淡见高度!1587年,万历十五年,干支丁亥,属猪。去岁无大事,唯气候反常,北方夏旱,疫病流行,山西地震,小灾不断,简言之,并没大事,平平淡淡。平淡则恰是其吸引人之处。因为大多数平淡,都是是问题积累时期。有句话说的好:人生是默默忍受99%糟粕,享受1%精华的过程。(本人哲学老师语)这话换成朝代也行的通。朝代是忍受99%的平淡,承受1%暴力的过程,正是平淡充满惯性的99%,促成1%的爆发。而这平淡,还有平淡中的无聊,和日积月累的问题,才是明朝灭亡根源。万历十五年的明王朝在平淡中前行,可随前行而来的,却是政治体系失去动力,停摆甚至倒退。出问题的除了官员,也有皇帝,甚至万民。
文章插图
(没有法律支撑的道德无用)这一切爆发的原因,除了“泛道德化的惯性外,还有一个人的离去,那就是张居正。这本书的起点延伸,就是从万历首辅张居正开始说起的。明朝亡国前夕,无数要么默不作声,要么仁义道德的大臣和孤零零的崇祯皇帝几成对立。一句:“得庸相百,不如得救时宰相一也”。是崇祯的感叹,这感叹背后,更多是平淡问题积累之后的爆发,官员惯性口号化无作为和皇权瞎作为的爆发。历数数千年王朝大脉络,对执政者、官僚甚至平民!都在遵循外儒内法制,这个制度有个特性,就是强调:以道德代替法制,道德教化为主,法制为辅的治国理念。这一伦理哲学,从孔夫子提出始,到宋朝集大成,直到明朝进入登峰造极之境。如果是正面登峰造极当然好,可惜的是,他并不正面,反而比较缺德!真正的道德楷模少,反而是口喊道德,行一己私利之实的人多。唯一列外不过海瑞,他也成了一个时代的标杆和另类,被万古传颂背后,其实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 万历二十三年发生了什么?为何百战不败的戚家军,却遭到残酷剿杀
- 明代万历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 明朝万历年间,朝廷下令,将尼姑按猪肉价卖给老光棍
- 当年郭沫若挖掘的万历皇帝陵墓,用惨痛的经历给我们上了深刻一课
- 《万历会计录》:明代最为重要的经济著作
- 明朝|为什么有人说明朝亡于万历?
- “十五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清末民初家族的一件大事
- 明十三陵为何只有万历的陵墓被打开,剩余的为何不继续发掘?
- 万历十五年到底讲了什么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 民国25年一分铜币现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