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颖:人间草木有情且灵( 三 )


2013年,太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心落户劳动公园荟芳园,是大连第一批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营企业。也是在这一年,谢红颖成为大连传统插花艺术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又被评选为大连民间文艺70年70人之一。
插花是心灵与自然的契合,有物我两忘的意境,也是自然生态与人文情思互动的综合性艺术。劳动公园之于谢红颖的插花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心灵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公园里四季花开,一草一木都有情,这对从事插花艺术的谢红颖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成为传承人后,谢红颖做了大量把这项传统艺术介绍给更多人的工作,以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插花艺术走进百姓生活,并美化生活。于是,在大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中、在槐花节上、在企业街道社区医院学校……都留下过谢红颖和她的传统插花艺术作品的身影。
发芽的“种子”终于开花了!谢红颖多年一直在做的那个和美有关的梦想,在对传统插花艺术的深耕与传播中,渐渐实现。
草木关情也疗愈
2020年岁末,当采访人员在劳动公园荟芳园内的太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心见到谢红颖时,她正准备去我市一所学校进行花艺疗愈。今年以来,她先后为市中心医院、市皮肤病医院参加过抗疫的医护人员进行过针对合作性、协作性的花艺疗愈。3月份时,她还曾利用3天时间,走进沙河口区星海湾街道的15个社区,为170多名社区工作人员传授传统插花技艺,通过花艺传递慰问、传递致敬,并为社区工作人员减轻压力,疗愈身心。
从传统插花到花艺疗愈,谢红颖再次清晰地为自己找到了追求的梦想与方向。用她自己的话说:“40岁前,是艺术养我,很多时候是为稻粱谋;40岁以后,我要用艺术回馈社会,用艺术疗愈受伤的心灵。”
这样的转变源自一场生离死别和一段灰暗的日子。2017年,谢红颖一直都很健康的父亲因为脚肿住进了医院。谢红颖经多方求医问诊后,决定为父亲进行手术治疗。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术后17天,父亲竟然离去了。这个打击实在是太大了,谢红颖一度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才让父亲过早地离世,她很后悔,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抑郁之中久久不能自拔。有一天,家人提出带她出去散心,她发现有10年驾龄的自己竟然不会开车了。身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她知道自己心理出了问题,于是主动走进了市第七人民医院寻求帮助。在与心理医生的对答中,她不停地谈到其实在心里已经酝酿许久的花艺疗愈,希望能从专业角度得到帮助和力量。和心理医生见了6次,她就谈了6次,医生给她的答复是:可以,可行。
2018年,谢红颖又可以自如地开车上路了。就这样,在疗愈自己心灵创伤的同时,谢红颖也为自己找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2017年之前,主要传授传统插花艺术;2017年以后,开始针对易焦虑和压抑人群开展花艺疗愈课程,以花为载体,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打开心灵。
花艺疗愈是艺术疗愈的一种,主要疗愈因工作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它的原理其实很朴实:当语言难以传达的时候,就用艺术创作这种安全而隐秘的方式,进行宣泄、倾诉与自我梳理,获得生理、心理与情绪上的疗愈。
其实,艺术疗愈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是通过花草在疗愈;北宋林逋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也是在疗愈。
目前,谢红颖是大连市心理学会艺术心理工作委员会主任,在花艺疗愈方面她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女儿谢宁也有志在这方面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与研究。
谢红颖说:“我是传统插花的传承人,也是艺术心理治疗师。人间草木有情且灵,希望花花草草带给我的美好,也能更多地惠泽他人。人与花草、与自然永远和谐共生、山高水长。”
1、2、3.谢红颖的花艺作品。
4.谢红颖以花传情,用艺术美化生活。大连新闻传媒集团采访人员吕文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