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标志物的正确解读方式,关键信息都在这!( 二 )
②病毒性心肌炎时 , 肌酸激酶明显升高 。
③多发性肌炎和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骼肌损伤、各种插管术和术后、肌内注射氯丙嗪等 , 肌酸激酶均可升高 。
4.肌酸激酶同工酶
CK是一种二聚体 , 由M和B两个亚基组成 , 有三种同工酶 , CK-BB(分布在脑) , CK-MB(分布在心肌) , CK-MM(分布在骨骼肌) 。
(1)参考值:CK-MB 10-25U/L
(2)临床意义:
①诊断急性心肌梗死:CK-MB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小时后增高 , 9~30小时达高峰 , 2~3日恢复正常 。 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肌酸激酶 。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CK-MB持续处于高水平 , 说明心肌梗死在继续;若下降后又升高 , 提示原梗死部位在扩展或又有新的梗死出现 。
②心绞痛、心包炎、慢性心房颤动、心脏手术、冠状动脉造影也有CK-MB的升高 。
③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肌萎缩、挤压综合征、肌内注射等 , CK-MB也可轻微升高 。
5.心肌肌钙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存在于心肌细胞的细肌丝上 , 仅3%~6%存在于肌细胞胞质中 。 钙蛋白是由3个亚单位 , 即肌钙蛋白C、肌钙蛋白I及肌钙蛋白T组成的复合物 。 其中 ,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和心肌肌钙蛋白I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 , 它们出现早 , 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小时出现 。
(1)参考值:心肌肌钙蛋白T 0.02~0.13μg/L , >0.2μg/L为临界值 , >0.5μg/L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I 0.1-0.2μg/L , >1.5μg/L为临界值 。
(2)临床意义:
①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标志物 。 心肌肌钙蛋白T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3~6小时开始升高 , 10~24小时达高峰 , 10~15日恢复正常;心肌肌钙蛋白I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3~6小时开始升高 , 14~20小时达高峰 , 5~7日恢复正常 。
②心肌肌钙蛋白T和心肌肌钙蛋白I可敏感地反映出小灶性、可逆性心肌损伤的存在 。
③可用于溶栓后再灌注的判断 。
6.肌红蛋白
【心肌标志物的正确解读方式,关键信息都在这!】肌红蛋白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 , 健康人血中含量极低 。 由于肌红蛋白相对分子量小 , 且存在于胞质内 , 故在肌肉损伤时出现较早 。
(1)参考值:2~68.9g/L 。
(2)临床意义:
①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肌红蛋白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0.5~2小时即可升高 , 5~12小时达高峰 , 18~30个小时恢复正常 。
②其他:肌肉损伤、休克及肾衰竭时肌红蛋白也增高 。
③有助于溶栓成功的判断 。
综合比较
对心肌坏死标记物的测定应进行综合评价 , 如肌红蛋白在AMI 后出现最早 , 也十分敏感 , 但特异性不很强;TNT 和TNI 出现稍延迟 , 而特异性很高 , 在症状出现后6 小时内测定为阴性则6 小时后应再复查 , 其缺点是持续时间可长达10~14 天 , 对在此期间出现胸痛 , 判断是否有新的梗死不利 。 CK-MB虽不如TNT 、TNI敏感 , 但对早期(< 4 小时)AMI 的诊断有较重要价值 。
在2017年ESC STEMI指南和第四版心肌梗死全球通用定义中CK-MB及肌红蛋白均未提及 , 考虑高敏肌钙蛋白在诊断AMI具有极大的特异性优势 。 其中肌红蛋白由于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及肌钙蛋白 , 因此从2013年起ESC指南不再提及肌红蛋白 , 而CK-MB由于达峰及下降时间与肌钙蛋白有所差异 , 在第四版心肌梗死全球通用定义中 , CK-MB是在肌钙蛋白无法获得时作为其替代 , CK-MB质量浓度(MASS)的方法准确性更高 。
但是对于临床上 , 高敏肌钙蛋白与普通肌钙蛋白检测可能还存在一定检测方法上的问题 , 因此在实际应用上 , 以上标记物还需要选择敏感度和特异性更高的检测来指导临床 。
文章插图
- 家中常备“维C”补品,如何正确打开,没几个人说得上来
- 指甲上长竖纹,可能是身体出现了这几个问题,你有正确面对过吗
- 心肌梗死一定会胸痛?辟谣:60%心梗无胸痛,猝死风险高3倍
- 健康提示!打喷嚏的正确姿势你知道吗?
- 25岁女演员猝死,心肌梗死为何缠上年轻人?
- 患糖尿病就是吃糖过多引起的吗?怎样正确预防糖尿病呢?
- 降压药要定期更换,不能长期吃一种,否则耐药?这种说话正确吗?
- 运动可以增强抵抗力,但是癫痫患者一定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 冠心病患者服用这三种药物,有效减少心肌缺血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 和平分手后,范冰冰李晨现状的不同,暗示了范冰冰的选择有多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