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青蛇》:徐克没有拍进电影的结局,才是男欢女爱的真相( 二 )


在小说《青蛇》的开篇,法海和小青是两个没有爱欲的人,只不过前者是因为克制,后者是因为懵懂。
在传统的《白蛇传》中,法海一直是一个坚定斩妖除魔、替天行道的老僧形象。但是在李碧华笔下,法海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形象:
他年岁不大,却目光凛凛,精光摄人,不怒而威。眉间有若隐若现的金刚珠,额珠半没肤中,有超然的佛性。
年轻的法海一直以来以替天行道为己任,心中无爱也无悲悯,只有秩序与蔑视,根本就无法理解白蛇和许仙的爱情。但是直到那一日,他与青蛇在林间斗法,竟因青蛇的引逗而情欲荡漾时,法海猛然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所对抗、鄙夷的东西竟出现在了自己身上。
法海近乎惊惶地咆哮:“此妖非镇伏不可”,其实从那一刻开始,法海身上的 “佛性”已经渐渐被“人性”所感染。因此,在小说的最后,法海将产子的白蛇镇压在雷峰塔下后,却迟迟无法对青蛇动手。
锒铛一声,盂钵扔下了。他急速地,傲岸地,沉默地……逃避地,转身走了。
法海最终出于私心和懦弱,还是放过了小青,因为他动了情,这时候的法海已经完全被“人性”支配。这是法海所面临的幻灭,他到头来发现自己和许仙一样,在人性上如出一辙地自私、懦弱,令人鄙夷,曾经那“睥睨苍生、替天行道”的信仰一下子成了笑话。
李碧华《青蛇》:徐克没有拍进电影的结局,才是男欢女爱的真相
文章插图
在小说的最后,法海完成了由“佛性”到“人性”的转变,而小青也经历了从“妖性”到“人性”的蜕化。在小青追随素贞游历红尘之初,她本是无情的,她对姐姐说:“你是为了爱情而去,我,则是为了怕寂寞。”
无论是引逗许仙,还是诱惑法海,与其说小青是出于世俗的情爱,倒不如说她是出于对对姐姐冷落的不甘,出于对情爱的好奇。在整部小说中,许仙和法海的出现加速了小青对“世情”的领悟,但是真正让她动了人类感情的却是姐姐素贞。
小青曾问白素贞:“姐姐,你对许仙的爱是爱,那我们五百年的感情是不是爱呢?”
素贞没有回答她,但是小青自己的答案一直很明了。如果不是爱,她何以甘愿寂寞,也要让姐姐和许仙终成眷属?如果不是爱,她怎么不为许仙与她私奔而欢喜,只为姐姐难过?如果不是爱,她又何苦收敛自己的感情,逼迫许仙发下重誓?
在电影版的《青蛇》结局中,刚刚分娩的白素贞筋疲力尽,嘱咐小青定要找到许仙。那时的许仙已经接受剃度,五音被封,可是小青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的背影,第一次流下了人的眼泪。而这一滴泪,却是在为姐姐不值。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小青带着许仙在大水中痛苦地嘶喊:“我帮你找到许仙了,姐姐,你回来呀,你不是让我帮你找许仙吗?”但是随着小青看着姐姐一点点地在水面上消失,她转身只对许仙说了一句“你应该和姐姐在一起的”,便一剑刺穿了他的胸膛。无论是对姐姐的爱,还是对许仙的恨,小青所有关于人的感情,全部刺进了这一剑之中。
李碧华《青蛇》:徐克没有拍进电影的结局,才是男欢女爱的真相
文章插图
读过原著的小说的读者都清楚,李碧华在影视作品中对小说的结局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在影片的结局中,白素贞为了保护刚出世的孩子而牺牲,法海最终因为青、白二蛇而顿悟了佛法,懂得了何为慈悲。这样的改编加剧了故事整体的悲情色彩,但是无形中给人以希望,因为白蛇的牺牲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升华,小青和法海的顿悟也让人看到了隐隐的希望。
但是在原著小说中,白素贞并没有这般悲壮的结局。在白蛇产子之后,法海立即将其收服,镇压于雷峰塔之下,白素贞在最后一刻告诫小青:
“小青,我白来世上一趟,一事无成,半生误我是痴情,你永远不要重蹈覆辙切记!”
小青带着无限伤感杀了许仙,法海因为懦弱而放过了小青,为心魔所困,落荒而逃。其实到此为止,除了死去的许仙,没有一个人真正解脱,没有一个人大彻大悟。白蛇似是看透了世情,但是李碧华给了她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