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红山文化,现在还无法确认族属,但那里的墓葬也是首领和大祭司葬在一个区域,证明满洲地区早期的都是由萨满与首领合一来进行统治,或是萨满与首领共同具于上层,共同统治。
中原的史书相对来说,记载的非常简单,没有记载挹娄国开国的故事,只记载了一位挹娄王叫傉鸡。在《晋书卷九十七-肃慎氏》中记载:“魏景元末,来贡楛矢、石砮、弓甲、貂皮之属。魏帝诏归于相府,赐其王傉鸡锦罽、绵帛。”
早期的学者认为这位肃慎王(按时间上算,是挹娄王)的名字傉鸡是勿吉的音转,后成为整个民族的名称。其后孟森、凌存声、孙秀仁、乌拉熙春均认同此说法。
王钟翰在《中国民族史》一书认为傉鸡应是姓氏,林书山先生在《北方文物》1986年 第3期发表《肃慎姓氏傉鸡考》,认为傉鸡系姓氏。作者满族文化网也认为傉鸡是姓氏并曾是部落名, 清朝以前的东海女真的三部之一就有窝集部,傉鸡、勿吉、窝集都是一词,只是汉字译音选的字不同,后世满洲人把吉林 、 黑龙江 一带的原始森林称窝集。一般认为勿吉是由“丛林”之意引申为“林中之人”。
作者满族文化网推测,挹娄一词就是来自扶余人对这个国家的称呼,系外称,整个民族还是称肃慎。根据考古认定存在的挹娄国,这个国家的王室就是傉鸡氏。我们将讨论的乙力支所代表的勿吉国和考古中的挹娄国为同一国家,王乐文《挹娄、勿吉、靺鞨三族关系的考古学观察》(《民族研究》2009年4期第70~77页)中就谈到1998年发掘的友谊县凤林城址反映的凤林文化,与中原史书记载的勿吉相符合,认为凤林文化(即考古认为存在的挹娄国)就是勿吉的遗存。
作者满族文化网认为,正是因勿吉国强大,后来才把这一带所有民族各部通称为勿吉,故后来历史书上记载有勿吉七部,再其后中原史书改称靺鞨记载,也称靺鞨七部。历史学家已经确认,勿吉与靺鞨为同一词音转,只不过是中原史书选用不同汉字音译的结果。
勿吉国与勿吉不可等同,勿吉国就是从以凤林遗址为国都的国家,而勿吉则代指肃慎后裔的整个族群,勿吉国只是勿吉这一族群中最强大的部分。勿吉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勿吉:
1、一个历史国家的名字,即勿吉国。
2、一个部族名,就是这个部族建立的勿吉国。
3、一个姓氏,古代的满洲一般就是一个部族就一个姓氏,勿吉部的人的姓氏就是勿吉,或是记录为傉鸡。
4、古代一个族群或是古代民族的称呼,因为勿吉当时强大,故其所属的族群或说是古代的民族,就以勿吉来命名。其后记载的靺鞨,也是勿吉的同一词的音转。
5、一个满洲民族历史时期的名字,一般讲述满洲民族历史,就是按族称不同的而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如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等,相当是满洲民族历史一个朝代的名字。
文章插图
二、乙力支可能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
原来一般认为中原史书记载肃慎满洲系满洲的第一人是傉鸡,作者满族文化网倾向认为傉鸡是姓氏,这样历史记载的第一人应该是乙力支。乙力支和其后代表勿吉国出使中原的侯尼支,被认为是满洲早期的人名。
乙力支应该是一位很重要的历史人物,但因为记载很少,出现了对他很多猜测,也形成不同观点。作者满族文化网就谈一下自己理解的乙力支。
乙力支两次代表勿吉国出使中原,有的认为这是勿吉国第一次出使中原。作者满族文化网认为挹娄国和这里的勿吉国为同一国家。以前记载过挹娄国派使者到中原。
三国魏景元年间,挹娄国曾派使臣到魏国,但可能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按中原记载,挹娄“人形似夫余,而言语各异。”说明挹娄语与夫余语是两种不同语言,夫余与中原联系比较多,夫余上层使用汉字,懂汉语,中原也有懂夫余语的。但因为长期挹娄与中原没有联系,中原人没有人懂挹娄语,挹娄以前也没有与中原联系,所以也没人懂汉语。估计双方只能用夫余语交流。但对双方而言,夫余都是外语,肯定有使用不当和理解不同的问题,造成双方沟通出现语言理解障碍。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贤臣还是佞贼?五个历史瞬间看《后汉书》作者范晔!
- 盘点《雍正王朝》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8位角色,弘历错的最离谱
- 《认识自我》:今天的“自我”源自于历史的塑造和推动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惠州记者书写惠州古城故事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 受不了了!这些不正经的历史文物,把我都逗笑了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成语故事:牛角挂书
- 庐山历史上的今天 - 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