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与《共产党宣言》产生的时代完全不同,甚至表面上可以划分到不同的阵营里面。前者似乎就是属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而后者就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之内,是中国借鉴和参考的部分。但实际上,两部作品皆属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范畴之内,如果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争,代表的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争,那么马克思和托克维尔则代表了共产主义和民主两种社会势力和群体理念的预测之争。
从两本书的目的构建来看,马克思和柏拉图还是存有相似之处的,都有某种理想成分。两者方式虽不太一样,但都在谈论正义。前者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去谈及正义,后者则是回避正义的概念,从正义之外谈论正义。细读两者的书籍,更是具有相似之处。
【想进入哲学,这两本书你得多读细读!】
文章插图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看似激进,实则也是完全理性的产物。先构建一个无产阶级统治世界的状态,后导出所谓共产主义社会。
二者的终极目标都在于摆脱残酷的现实世界,而构建新的世界。柏拉图提到:“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将无法避免。”
而马克思也多次提到资本对世界的摧毁性作用,不论是“资本主义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为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还是“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可以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都是资本对世界的摧毁性作用。
马克思给出的方式是重建世界,虽然比柏拉图更为激进,在《共产党宣言》提到了暴力。而柏拉图则是通过“高贵的谎言”代代流传,总会有成功的一天。但不论如何,两者都是在打破现存的局面之外,构建一种社会,试图摆脱人类由现存社会自身无法摆脱的噩梦。
文章插图
《理想国》与《共产党宣言》的对比
将马克思与柏拉图进行对比,实则发现二者构建的社会竟有颇为相似之处,哲学家在现实世界里几乎日子都过得特别穷,如果要用马克思的逻辑加以解构,实际上也类似于无产者。而哲学家成为王,实质上也是无产者当权。
哲人王统治之前的社会,“铜铁当道,国家亡也”,而铜铁则是指商人和其他手工业者,翻译过来也就是资本当道,国家就会出现悲哀。而哲人王统治在于“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让商人处在合适的范围内,其实也是压制资本,这和马克思的逻辑惊人相似,国家不正义,社会不公平,在于资本过于可怕,要摆脱这些则要压制资本,遏制人的贪婪本性。
而哲人王统治的目的在柏拉图的表述中在于为了城邦的永恒,所以,柏拉图不止一次提到他们绝对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而单独服务的,而是为了全人类。
这和马克思将无产阶级推到历史舞台去实现全人类的利益,也颇为相似。对于马克思的共产党主义社会特点:人自由全面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财富极大提高。在柏拉图构建哲人王城邦的时候,就有言说:“看来我们正在考虑的不单是一个城邦的成长,而是全部城邦的繁荣与成长。”
文章插图
一个问题:“挣脱枷锁后,真的就能得到整个世界吗?”
无论是柏拉图还是马克思,都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即挣脱枷锁后,真的就能得到整个世界吗?所谓的绝对自由真的能实现吗?对此,马克思和柏拉图都没有再往下说,柏拉图只是在文末写道:要是不相信哲人王的逻辑,人类将会因灵魂问题而受到“末日审判”的责罚。马克思则是啥也没说,直接忽略了这个问题。
- 《图书馆报》2021年报纸订阅进行中
- 十年阅读精选出来的 7 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 从康德到黑格尔:罗伯特·布兰顿的语用学语言哲学
- 中国古代三大奇书,日本一著化妆品品牌,取名自其中一本书
- 【文化讲堂】开讲啦!传统修身哲学的当代价值
- 曾国藩一生信奉的八大处世哲学
- 宋氏三姐妹的母亲,留个世人的3条处事哲学,字字珍贵
- 中世纪臭名昭著的经院哲学和烦琐哲学…
- 徐梵澄:重温陆王精神哲学
- 男人不可以穷,静下心读这六本书,永远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