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宇,后工人村时代的悲喜剧( 二 )


那一年,为班宇带来更大声誉的是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冬泳》。在7个故事中,主人公大都是昔日游走在铁轨、工厂与大雪边缘的人,他们生活被动,面临威胁、窘迫,有人“腾空跃起,从裂开的风里出世”,有人“跪在地上,发出雷鸣般的号啕”。
小说集出版后,书店里随处可见《冬泳》白色的海报和书封,易烊千玺将书封“晒”在社交平台上,歌手李健把它写进了书单,导演贾樟柯说,“这是今年读过的最好的小说”。在家乡沈阳,朋友也拿班宇开玩笑,说走在街上都能听见他的名字,下馆子吃饭,隔壁俩大哥唠嗑:听说现在什么班宇火了!
班宇“出圈”时,正赶上 “东北青年作家爆发”的话题被热议。很快,他的名字就和双雪涛、贾行家、郑执等一起,被列入东北青年作家阵营。人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谈论着东北文学,谈论着这些作家笔下的东北、铁西区、艳粉街和工人村。
在时代洪流下个人命运的跌宕
铁西区的工人村是班宇成长的地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村是城市的象征,179栋俄式建筑拔地而起,全是红砖红瓦的小楼,构成了中国最早的工人住宅楼群。如今仅剩下32栋楼,被贴上了“历史建筑群”的牌子,成了省级文物。
班宇的第一篇小说写的就是工人村。那是2016年,他30岁,在沈阳一家出版社担任古文编辑,每日里读《四书》《五经》,读话本小说,编辑成书出版。有一天,朋友发来微信,说:“豆瓣阅读正在办征文比赛,你也参加一下吧。”班宇曾在豆瓣上红过一阵子,从读大学开始,他为《我爱摇滚乐》《通俗歌曲》等音乐杂志撰写乐评,有的也发布在豆瓣上,招来一些乐迷的关注,一写就是10年。后来,随着音乐杂志的倒闭,他无稿可写,豆瓣文章也渐渐荒废了。
豆瓣此后还和班宇签过一次约,让他写专栏“东北疯食录”。他开始写东北的美食,野烤玉米、锅包肉、排骨土豆炖豆角,从食物写到乡愁,每周写一篇,人气颇高。但写到第十篇时,他停了笔,“总感觉不对路”。
这次在朋友的说服下,班宇应了下来。下班后,他静坐在电脑前,想到几天前刚在一个工人村朋友开的小饭馆聚会,很快决定从此处写起。于是,他以工人村为背景,写了一组短篇《打你总在下雨天——工人村蓝调故事集》,5个故事既独立又相互串联。
在这组小说里,有一个退伍军人老孙,在工人村经营古董店,他去乡下收古董,在当地村民和干部的威胁下,收了一只“传家宝”,其实是一只腌咸菜的罐子;一对下岗夫妇,重新就业,干起了足疗店,做警察的姐夫“罩”着店,也不断地从他们那里收取“保护费”;还有两个下岗的,做起“跳大神”的买卖,成为工人村办白事的后起之秀……
班宇最珍视的一篇是《云泥》,故事也是听来的。有一次,他坐出租车回家,跟司机唠嗑,司机一路上脏话不离口,骂骂咧咧讲了自己的大半生,“但我能感觉到他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人”。他把司机的故事写进小说里:出租车司机余正国和妻子离了婚,为不影响女儿中考,夫妻二人仍住在一起。后来岳母生病,岳父和妻子都不愿意照顾,他去做陪护,吃喝拉撒都管。
“描绘了一部蓬勃而鲜明的东北旧工业区的小人物悲喜剧,展现了社会变革的大时代中平凡人苦中作乐的生存智慧。”征文大赛的编辑如此评论这组小说,并给了一等奖。班宇去北京领奖,在获奖感言的最后,他认认真真地说,自己以后会接着写。
回到沈阳后,班宇兑现了承诺,在工作之余开始写作。父辈的经历、过往的记忆都浮现出来。他的父母都曾在变压器厂工作,2000年前后双双下岗。他以将要倒闭的变压器厂为背景,讲一个刚从技校毕业的青年,托人进到销售科工作,当时工厂业绩不佳,在职员工大多被买断工龄,年轻人一进来就被委以重任——帮厂子收回欠款。他跑去外地,花尽心思收回部分欠款,结果销售科科长和秘书却将债款卷走,双双失踪。
这篇小说名为《梯形夕阳》。写完后,班宇渐渐地为自己的写作找到了方向,“书写人在历史中的巨大隐喻。我想把人的行为的复杂度,与背后涉及的当时的社会环境、精神状态背景结合,再折射出时代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