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刘备东征当真是为兄弟报仇吗?( 三 )


蜀虽狭弱 , 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 , 势必用众以示其有馀 。——《三国志.刘晔传》
蜀汉的出兵与其说是战略反击 , 倒不如说是以攻代守 。在东吴取得荆州后咄咄逼人的图蜀攻势下 , 刘备一方只能通过高调东征的方式进行表态:蜀汉虽失荆州 , 却还有一战之力 , 而绝不是任人捏的软柿子 。
这也恰好说明了后来刘备经过夷陵大败退守白帝城 , 孙权的反应却是:
“闻先主住白帝 , 甚惧 , 遣使请和 。”——《三国志.先主传》
三国两晋南北朝|刘备东征当真是为兄弟报仇吗?】打赢了反倒害怕、求和 , 为什么?
因为刘备东征表现出来的不惜火拼的气势、尽管失败但依旧以天子守国门的姿态 , 让孙权彻底断绝了图蜀的念头 。
事实上 , 在北方强魏的虎视眈眈下 , 蜀、吴两国想要长久保持三分鼎立 , 便只有联盟这一条出路 , 否则 , 鹬蚌相争的后果必然是渔翁得利 。
同样地 , 后来邓芝入吴对孙权说的一段话也是这个意思:
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 , 大王命世之英 , 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 。蜀有重险之固 , 吴有三江之阻 , 合此二长 , 共为脣齿 , 进可并兼天下 , 退可鼎足而立 , 此理之自然也 。大王今若委质於魏 , 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 , 下求太子之内侍 , 若不从命 , 则奉辞伐叛 , 蜀必顺流见可而进 , 如此 , 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 。”
蜀、吴 , 唇齿之寒也 。
经过夷陵之战 , 失去鲁肃的孙权终于还是记起了这个道理 。
四、必胜的把握
当然 , 刘备发动东征绝不仅仅是被动地以攻代守 , 在此基础上 , 他还有主动的战略目标——夺回荆州 。并且 , 如果不以上帝视角预料到陆逊的横空出世 , 他对这个目标有着必胜的把握 。
第一 , 兵力优势 。
蜀汉的兵力:
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三国志.文帝纪》
这里的“支党”指的是刘备的前部军队 , 有四万人 , 再加上刘备亲自统领的主力和黄权在北部防范魏国的军队 , 总兵力可达八万 。“权将陆议大败刘备 , 杀其兵八万馀人 。”(《傅子》)而且 , 用诸葛亮的来说 , 这些军队都是纠合四方之精锐 , 战斗力极强 。
东吴的兵力:
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 , 督硃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
陆逊能统领的军队大概是五万 。
所以 , 刘备正面兵力既多于陆逊 , 掌军的经验和威信又远胜于陆逊(吴军中很多老将如韩当、周泰等一开始并不听服陆逊号令) , 只要不犯低级失误 , 开局的优势非常大——蜀军一开始的势如破竹就是明证 。
第二 , 魏国的“合作” 。
除了在军事实力上的占优 , 更重要的是 , 刘备还有来自长江北面的“帮手”——魏国 。
尽管曹丕斩了刘备派来吊唁曹操的信使 , 断绝了蜀、魏直接合作的可能性:
“备闻曹公薨 , 遣掾韩冉奉书吊 , 并致赙赠之礼 。文帝恶其因丧求好 , 敕荆州刺史斩冉 , 绝使命 。”——《魏书》
尽管曹丕答应了孙权的请降 , 没有第一时间向东吴发兵;
“自魏文帝践阼 , 权使命称藩 。”——《三国志.吴主传》
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 。
刘备之所以发动东征 , 就是因为他很清楚 , 在外随着蜀、吴夷陵战局的扩大 , 在内有刘晔(他主张出兵联蜀灭吴)等谋士的劝谏 , 曹丕看穿孙权假投降并决定发兵只是时间的问题 。
到那时 , 按照刘晔的设想 , “蜀攻其外 , 魏攻其内” , 为维持三国鼎立之势 , 东吴最好的做法无疑是向蜀割地求和 , 这也就意味着刘备东征将大获全胜 。
除此之外 , 即使曹丕还未发兵 , 魏国给东吴的震慑力也拖累了孙权的大部分兵力(东吴全国总兵力有十五万左右 , 而陆逊到手的仅有三分之一)
总之 , 蜀、吴两方相持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胜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刘备的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