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一大帮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异军突起。怀着不合时宜的激情,不流于俗的追求,将铺天盖地关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倾诉笔端。写,不断地写,写这个世界,也写他们自己,一张张青涩的面孔组成了现代文学的半壁江山。
萧红这个名字,就是其中不可磨灭的存在。
萧红,被鲁迅称为当时“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二十三岁时就创作出不朽名篇的萧红。一次次在生活和爱情上落入困境,人生短暂,终无圆满的萧红。
文章插图
呼兰河的灵魂
萧红本来的名字是张乃莹,1911年的6月,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的里一个地主家庭。生长在呼兰河边,萧红对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有着很深的回忆。这座小城也一直萦绕在她的灵魂里,后来成为她创作的一部分。可这回忆,却并不温馨,反而带着疏离和冰冷。
在萧红年幼时尚且纯真的目光中,家中高大的屋宅里,就充斥着深深的荒凉和寂寞。并不是因为贫穷,贫瘠,相反,屋子里有着漂亮贵重的摆设,屋外是充满生命气息的农作物,有西瓜,茄子,玉米,大芸豆和爬着蔓子的倭瓜。
让她觉得冰冷的,是感情。母亲在她八岁时就去世了。父亲对待她乃至所有人,都吝啬而疏远,重男轻女的祖母也并没有给过她什么爱。如果不是戴着草帽的温柔祖父,还有像是整个天空都被点燃了的火烧云,童年的萧红甚至不懂得什么是温暖,什么是人间。
文章插图
缺爱的童年反而养成萧红的倔强,还有和对爱与激情的渴望。初中时,父亲给她定下一门亲,勒令她毕业成婚。萧红并不讨厌她这个未婚夫汪恩甲,但是为了继续读书,为了反抗父亲,她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表哥陆哲舜,并和这个有妇之夫私奔去了北平。可是没多久,陆哲舜就回归家庭,与她分手。
这是萧红第一次爱情受挫。代价,自然是很大的。她狼狈地回到父亲身边,所谓的爱情也成为县城里最大的丑闻。为此,他们举家迁离,连夜离开了呼兰河。
后来,萧红还为家乡写了一本书《呼兰河传》,用童真的眼光,描绘出这里的风景人情。同时,也残忍深刻地写出千年流传的封建陋习对人灵魂的扭曲和荼毒。
文章插图
写地方志小说时,容易陷入风土人情比重的困境。文人写风景,是丰富的,多样的,可如果没有感情在,就显得空洞。不过一味描写人情世故,又失去了这个地域的灵魂。萧红,则用她特别的笔触写出了呼兰河透明的,纤毫毕现的灵魂,还有她一生的起点。
萧红萧军
20岁,萧红彻底逃离了“父亲的家庭”,过上了流浪的一生,从此再没和父亲见过面。逃离到哈尔滨的时候,萧红走投无路,投靠了一个男人,谋生活,或许也谋爱情。
而这个男人,就是她曾经的未婚夫,汪恩甲。两个人已经没有名分,汪家恨极了这个让他们丢尽颜面的萧红,他们只能在旅馆里同居。但又一次的,萧红被抛弃了。汪恩甲在某一天忽然地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文章插图
萧红这个时候已经怀孕了,大着肚子,穷困潦倒,满含苦涩地写下一句句生命的诘问,却得不到回应。决心再不回家并且拖欠了旅馆许多钱的她,已经没有退路。旅馆老板把萧红关进地下室,命她筹钱还债,否则就将她卖掉。为了自救,萧红只好写下一封求助信寄给报社,希望得到救赎。
报社却对萧红所欠的钱无能为力,只能给她送几本书聊以慰藉。但一个笔名的“三郎”的报社作者却对写信的人产生了好奇,独自去见了萧红,并迅速被独特的萧红折服了,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她。这个自由大胆的“三郎”,就是萧军,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
- 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要认清自己,后半生才能活得明白
- 网红名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苏轼:我的原句比这句好
- 萧红《呼兰河传》: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
- 如果你有“萧红”,男人也会爱上你
- 《半生缘》原著爱猜忌的世钧和刚烈的曼桢,他们的爱情,痛多于甜
- 她前半生为前夫活,下半生活出精彩,临终拒绝用前夫徐志摩的姓氏
- 古代一位清官,解职后只有3头毛驴,后半生靠卖画度日…
- 排名第十一位的梁山好汉:前半生碌碌无为,后半生跻身五虎将
- 写下了《从前慢》的木心,半生流离,暮年却站在了舆论的风口
- 28岁出国享福,抛下4岁的张爱玲,半生无经济来源卖古董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