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出自《公羊传》 , 这本书是汉儒解释《春秋》的代表作 。在《春秋》里有一种奇怪的笔法 , 每当记载到时间的地方 , 它不是直接写“正月” , 而是写作“王正月” 。对此 , 人们的解释众说纷纭 , 但有一种说法较为接近原意 。
据《史记·历书》记载 , “夏正以正月 , 殷正以十二月 , 周正以十一月 。”由此可知三代的历法并不一样 , 周朝人以十一月为正月 , 并且去帝号而称王 。但到了东周时期 , 随着礼崩乐坏 , 历法也出现了混乱 。其中郑国与宋国用殷正 , 晋国与秦国用夏正 , 只有鲁国仍与王室保持一致 , 坚持使用周正 。所以 , 《春秋》里屡次强调“王正月” , 指的就是使用周朝历法的意思 , 以此来体现“鲁史”的特色 。所以在编年上《春秋》常与《左传》存在出入 , 这因为后者使用夏正的缘故 。
在天下无统的时候 , 《春秋》仍强调“王正月” , 这代表的就是一种“大一统”的观念 。这种观念对后世史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例如秦庄襄王灭周之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 , 天下处于无统状态 , 但《资治通鉴》仍将这段时间的事迹全部列入《秦纪》之中;又如在楚汉之争的五年里 , 诸侯纷立 , 争斗不已 , 直到刘邦称帝之后才有了天下共主 , 但《汉书》仍把这五年时间计入《高帝纪》中;更如五代时期 , 十姓分中夏 , 各无统属 , 但《旧五代史》仍要将梁唐汉晋周视为正统 , 把十国贬为“僭伪” 。
“大一统”的观念成为修史的价值观 , 指导着史书的编纂过程 。有时为了维护这种观念 , 史官们甚至不惜牺牲掉史书的客观性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关羽喜欢读《春秋》
“大一统”观念起源于《春秋》
回顾历史 , 我们会发现《春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地方就在于“大一统”的观念 。这种观念又具体包括尊王、攘夷、尚礼、重信等方面 。无论是从经学角度或从史学角度来看 , 《春秋》都是一部“奇书” 。
首先 , 《春秋》是一部很严谨的史书 , 这主要体现在对历史人物的称谓上 。《春秋》中 , 鲁、宋的国君称“公” , 齐、晋、陈、蔡、卫的国君称“侯” , 秦、郑的国君称“伯” , 楚、吴、越、滕、徐的国君称“子” , 许的国君则称为“男” 。这是因为鲁周公是周武王的兄弟 , 而且是开国功臣 , 所以地位最高 , 宋国为商朝后裔 , 故而也封公;齐是异姓诸侯 , 卫康叔是武王幼弟 , 晋为武王之子 , 陈为虞舜之后 , 蔡废而复封 , 因此地位要逊一等;秦、郑在西周末年才始列为诸侯 , 只能称伯;楚、吴诸国虽然自称为“王” , 但没有得到当时诸侯的承认 , 所以《春秋》仍按他们原本的封号来称呼 , 写作“楚子”、“吴子” 。
其次 , 《春秋》对历史人物的褒贬可以从称呼变化上读出来 。例如 , 楚庄王杀了夏征舒 , 《春秋》写作:“楚人杀陈夏征舒” , 这是因为楚庄王擅自诛杀别国的大夫 , 并且没有获得周王室的批准 , 犯有“专讨”之过 , 所以《春秋》不用“楚子”的称呼他 , 而是贬为“楚人”;又如卫文公灭亡了同姓的邢国 , 《春秋》厌恶这种同室操戈的做法 , 所以写道“卫侯毁灭邢” , 点了他的名字“毁” 。《春秋》这本书中没有史官的正面论赞 , 它只寓褒贬于其中 。
最后 , 《春秋》的思想晦涩难懂 。就如开头所说的“王正月” , 仅仅三个字就隐含着这么深的意思在其中 。所以后世才出现许多训诂之儒 , 想要探究字句背后的“圣人深意” , 他们为此蹉跎岁月 , 困守书斋 。其实 , 《春秋》首先是一本史书 , 其次才是经书 。《春秋》不是因字见义 , 而是因事见义 。“大一统”的观念不是隐含在某段落字里行间的思想 , 而是贯穿全书的核心精神 。
- 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凭什么他后人也被尊称为衍圣公?答案没那么简单
- 宋朝衍圣公为何出现南北两宗?元朝的衍圣公是正统?是孔子后裔吗
- 为什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很多人出身贵族!
- 清朝巨人詹世钗:身高3
- 孔子为什么感叹看错人
- 孔子说:“晏子,小人也”;晏子说:“孔某人与叛贼白公是同类”
- 【孔子箴言故事】从政治国——要盟也,神不听
- “匹夫”在骂人时有微贱之意,其最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出现
- 【孔子箴言故事】从政治国——器不雕伪
- 为什么孔子的仁爱思想,在春秋时期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