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和西医的生病标准不一样?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的?

前言
很多人去西医院和中医院看病 , 有时候会得出两个不同的结果 , 这个结果往往是西医说没病 , 中医说病了 , 这个时候该听谁的呢?有没有病其实应该是身体说了算 , 毕竟身体是不会撒谎的 , 身体不舒服就是一种病!就比如一个胃不好肚子胀的人去西医院做胃镜检查 , 检查结果提示有慢性浅表性胃炎 , 像这种情况从西医角度讲是不需要怎么处理的 , 一般都是健康宣教后让病人回去自己慢慢调养 , 最多给他们开点胃动力药 , 而中医则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脉对症下药 , 从中医讲你有症状 , 就会有对应的病症 , 就比如腹胀在中医里就属于“胃痞”的范畴 , 那么这种情况是可以根据你所属的证型进行调理的 。
为什么中医和西医的生病标准不一样?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的?文章插图
中医西医间有分歧
中医、西医之间为何会产生这种分歧呢?原因就在于西医对疾病的诊断很依赖检查 , 其实是对指标下了诊断 , 而并非针对你的症状;而中医呢诊断则是以症状为主 , 中医的“检查指标”主要是舌脉和一些体征 。
为什么中医和西医的生病标准不一样?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的?文章插图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
西医里的优势是诊断处理器质性病变 , 什么是器质性病变呢?器质性病变就是某一疾病对器官结构、形态的改变 , 或者对器官的某种损害表现 , 比如胃息肉、胃癌、胃溃疡、冠心病等 , 这些疾病都实实在在损害了某个器官 , 像这种情况通过中医的望诊是很难判断的 , 而通过仪器射线成像、超声波等的帮助下能比较明确的判断某个器官是否受损 。
为什么中医和西医的生病标准不一样?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的?文章插图
【为什么中医和西医的生病标准不一样?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的?】冠状动脉堵塞血管致心脏供血不足 , 出现心绞痛 , 称之为“冠心病”
而中医的优势呢则是诊断处理功能性病变 , 比如腹胀、焦虑、抑郁、烦躁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原因的头晕、头痛、胸闷、四肢乏力等 , 这些症状在中医里都有对应的“疾病谱”对这些病症加以诊断 , 中医认为治病要从整体出发 , 这个整体包括1、由脏腑组成的人体是一个整体;2、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3、人与社会、家庭是一个整体 。 一个人生病了应该从整体考虑:比如1、一个人便秘有的不光是大肠有问题 , 还可以是心火旺、肝火旺、肾阴虚等;2、人生病时应该因时、因地区别对待 , 白天气温高阳气足 , 所以阴病不容易发作 , 而晚上容易加重 , 因为晚上阳降阴升 ,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体虚的老人多半在晚上容易去世 , 因为老人病位多在少阴、厥阴 , 在晚上的时候病情往往容易加重 , 在季节方面冬夏也是同样的道理 , 在此不再列举 。 因地则表现在不同地域的人则应该考虑不同环境生长的人体质是有差别的 , 比如中国人和外国人 , 南方人和北方人 , 治疗时往往要根据体质差异而辩证用药 。 3、人与社会、家庭是一个整体 , 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 那么生病的时候自然要从这两方面考虑 , 人的很多病是在社会环境压力下所生 , 比如高血压、失眠;同样家庭环境也会对人造成影响 , 比如因为家庭琐事所致的抑郁、失眠 , 因为人有两种属性甚至多种属性 , 所以很多疾病不是用药就能解决的 , 还要从整体考虑 , 改变你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 , 这才是治病之本!
为什么中医和西医的生病标准不一样?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的?文章插图
阴阳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很多人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 , 这个标、本究竟指什么?我认为这个“标”就是指各种检查结果 , 而这个本就是指气血阴阳 。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我来简单举一些例子 , 比如感冒(西医名:上呼吸道感染) , 我们吃一些治疗感冒的西药 , 吃完鼻子不流鼻涕了 , 也不发烧了 , 很多人就觉得 , 呀这药不是挺好的吗?哪里不治本呢?其实感冒药里面的主要成分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是抗组胺药 , 主要作用是抑制腺体分泌从而起到抗过敏等作用 , 这是为什么可以缓解鼻塞的原因;而另外一个主要成分叫对乙酰氨基酚 , 这是一个解热镇痛药 , 这是服用后可以缓解头痛发热的原因 。 但是我们生活中的感冒的主要原因是感染病毒 , 那么这些感冒药里没有一个是杀病毒的药 , 所以我们说西药它是针对你的“标”也就是你的症状来的治疗的 , 而并非针对你的“本”也就是病毒;而中医认为感冒有风寒风热 , 通过辩证给予麻黄、桂枝、生姜等药物来调整人体的阴阳 , 如果是气虚型的则辅予补气的药物 , 从整体出发 , 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 , 其实就是通过中药刺激人体的免疫力 , 通过人体的自我免疫来杀死病毒 , 中药呢成分非常复杂 , 有很多药物可以刺激体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的产生 , 从而增强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