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樵|【节气·嘉兴记】冬至 | 朱樵

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也就是说,在冬至的第一个五天,阳气已经开始生长,但阴气依然十分强盛,传说是阴曲阳伸的蚯蚓,此时在土中仍然蜷缩着身体,不敢轻举妄动。第二个五天,阴极而阳生,因为阴气开始衰退,属于阴性的麋也退脱下了麋角。第三个五天,由于阳气初生,泉水或井水已有热气向上冒出。
 朱樵|【节气·嘉兴记】冬至 | 朱樵
文章插图
冬至朱樵画
冬至又名“一阳生”,俗称“数九”“冬节”“亚岁”等,它和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两个节气,同时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字面上看,冬至的“至”,是到达,又是极致的意思。前面加上一个“冬”字,那就是冬天刚刚到达,或者已经到了极致状态。如果从气温上来感觉,北方一些地区确已到了冬天的极致状态,而长三角地区则是冬天的开始。从天文学上来解释,冬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过了这一天,它将走“回头路”,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中国位于北半球,所以,冬至日后白天就会一天比一天长。
从冬至逢壬日起,中国就进入了传统意义上的“数九”寒天。在古代,由于御寒保暖条件较为简陋和缺乏,寒冬被视为上苍对人类的威胁和惩罚,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情绪。于是,古人就发明了“数九”的方法,来消遣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季。“数九”,就是以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过了九个“九”,到了第八十一天,即为“出九”,也就春暖花开了。虽说是进入了“数九”寒天,但南北气温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于是就有了各地不同的“数九歌”。
北京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到了江南就成了“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过去,嘉兴北门有一家卖纸张笔墨的小店,在冬至前还会提供一种“九九消寒”的描红纸,有写文字的,也有画梅花的。文字一般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个字都是九画,九个字加起来正好是八十一画。消寒的人每天用笔描一画,九个字描完,春天就来了。画梅消寒也是如此,共有八十一朵梅花,每天填色一朵,等到一纸梅花全部红了,冬天也就过去了。
冬至的三候,主要是说阴极而阳生。南北朝时期的《三礼义宗》中说:“冬至中者,亦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古人认为,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而在冬至时,虽然阳气已经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所以土中的蚯蚓还是如打结的绳一般屈曲着身子。二候的麋角解,是说糜和鹿虽然相似,但性质不同。鹿是山里动物,角是朝前生的,属于阳性,而糜则是水泽之兽,角是往后生的,属于阴性。在夏至时,因阴气生而阳气始衰,属于阳性的鹿角通常会脱落。到了冬至,由于阳气初生,糜感受到了阴气的衰落,开始脱角。三候的水泉动,是说山里的泉水和地下的井水,因阳气引发而流动。在冬至的第三个五天,水泉因“一阳生”而流动,并冒出热气。
有一种说法,叫“冬至大如年”。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在古人看来,从冬至日起,天地间的阳气初生,代表着下一个循环开始。因此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到后来改为夏历(农历)时,冬至依然排在二十四节气的首位,称为“亚岁”。 而在江南一带,春节期间的民间祭祖习俗,至今还是放在冬至。
嘉兴人过冬至夜,大约是从宋朝开始的,那时候家家都要祭拜祖先,小辈还要穿上新衣到长辈处拜谒,称为“贺节”“贺冬”或“拜冬”,一切礼仪都和过大年一样。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对于嘉兴人来说,冬至就是过年。因为在三千年前,泰伯携弟仲雍南奔,建立勾吴,把周朝的历法带到了吴国。周朝所用的历法是太阳历,以冬至夜为岁末,也就是大年三十夜。冬至日为岁首,也就是新年的开始,所以过冬至节就是过年。嘉兴在古时属于吴国,所以奉行周朝的历法。虽然后来历法变更,冬至不再是新年的开始,但 “冬至大如年”这种传统的地域文化,仍在嘉兴民间传承了下来。所以,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汤圆又分“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