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装台》,是一部秦人讲的秦地故事,再由秦人演绎,秦味十足。一路追剧,被吸引的除故事本身揭示的人性本真与西安城的生活况味,更有那不时响起的秦腔与琳琅满目的陕西美食。“三千万老陕高唱秦腔,一碗油泼面喜气洋洋”!是呀,装台人日子再难,还有秦腔与美食慰藉。
文章插图
《装台》中的秦腔与陕西美食贯穿了剧情始终。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戏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被誉为“梆子”声腔的鼻祖。其历史悠长,其振奋秦人斗志,其愉悦秦人身心,早已超越戏曲的范畴,是深入秦人骨髓灵魂的精神图腾。
陕西美食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成因有丰厚深远的历史因素、得天独厚的地理因素、文明肇始的人文因素、八方汇聚的交流因素……秦地美食或以“陕菜”名之,形成涵盖宫廷菜、官府菜、商贾菜、寺观菜、市肆菜、民间菜与少数民族菜等完整的类别体系。因兼容并蓄特征,所以难以独立成系,实质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综合”的体系。
“陕菜”像极了秦人的性格,蕴含丰富但不轻易铺张,可以集团陷阵亦可以英雄孤胆,体系深藏不露,“小吃”频露峥嵘。秦地小吃不可忽视。一是数量多,地域东南西北、原料米面杂豆、搭配荤素兼具、质感冷热齐备、口味酸甜辣香。二是占主流,虽是小吃,但功用不小,小吃为常态饭食,也即主食。三是有文化,每一样小吃从创制、定型到流传,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凝结着老陕的智慧,彰显着对生活品位的追求和热爱。小吃中有历史、有传统、有民俗、有科学、有性情。
如此,“大秦之音”的秦腔与“三秦美食”的小吃,便深深根植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茂盛,好似盛开在秦地的两朵丰润瑰丽之花,常开不败、长盛不衰。又好似秦人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食粮,精神的与生理的,须臾不可疏离,肉体赖以滋养、精神得以寄托。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了解秦地秦人秦风,绕不开秦腔与美食。
忆往昔,老秦赳赳,壮怀激烈,擂响战鼓,高唱秦腔,出潼关、越天堑,终使割裂版图一统;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丈地量天。曾几时,闯王阵中,秦腔为军曲,揭竿而起,敢把皇帝拉下马。越千年,黄河岸边、中条山巅,三秦男儿抗击倭寇,义无反顾,气冲霄汉。在这里,秦腔成了战斗的宣言,更是秦人无限豪迈英勇的显现。而今,大国崛起,平和安然,在承载着千年风华的西安古城墙下,那不绝的秦音里,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恩与生命的延展……
唱起秦腔、端起“老碗”,唱响的是精神的昂扬,果腹的是生命的享受。秦腔与美食,秦人非但须臾不可离之,而且把两者紧紧地贴合在了一起。无论是过去还是今日,大凡秦腔在舞台慷慨激昂或细腻婉转地响起的时候,台下一定会排列出许多的美食炉灶。台上千军万马辗转腾挪、长腔拖音娓娓道来,台下炉火烈焰煎炒烹炸、热气氤氲叫卖悠长。一众台下看客,也许就围坐在摊位前,一边耳听美音,一边大快朵颐,那幸福就在精神与生理的双重滋润中了。《装台》之外,曾记得还有一部讲述秦腔的电视剧,剧场外一位叫卖羊肉泡的老者,每日里听着剧场里传出的唱腔却从未进场,但老人不以为憾,反而无比乐天地言道:“我这做了生意还听了戏,多滋润的。日子嘛,还要多么好是个好呢,哈哈!”真正是听戏营生两不误,真正是把悦耳的秦音融进了爨香的美食里。
美好的日子里,秦人们支起炉灶撑开门面,把传承千年的技艺充分地展现,各色秦地美食愈加丰美粲然。端起“老碗”、吼起秦腔,一年劳作丰收之际,一日辛劳休憩之时,那碗里盛放的是美食,心中涌起的是幸福,当此时,怎能不“吼”几声化解块垒、直抒胸臆?
酒香也怕巷子深。千年的秦音与秦食,一度养在深闺已久;近年来喜见影视与网络,把大秦之音与三秦美食广为传播。从而让秦音不再独自激荡在八百里秦川,也能回响在山北江南;让秦食不独飘香在渭河两岸,也能散佚在更为广阔的天边。如此,秦音与秦食不辜负秦人,更能不负天下。
- 雍正从一件小事,看出年羹尧不可靠,将来必败!
- 不可思议!如来为了取经事业能顺利进行,曾经对李世民下过毒手
- 重启2吴邪去雷城,为何霍道夫没陪他去却消失了原因不可思议
- 五代十国最后的赢家:美食因他而为流传古今,拳法因他而盛名中外!
- 免贵姓某其中有两个姓氏不可加免贵两个字,原因是什么
- 民国女神林徽因:彩色照片修复后,惊艳文艺,美得不可方物!
- 曾国藩: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 宋庆龄除孙中山还有这样一段恋情可恋不可说,谁解其中心酸滋味
- 汉初宗庙——维护权威的工具,与政治不可分割
- 皮日休诗意中的吴郡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