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中国最后的镖师:世间,再无江湖( 四 )


铁路的崛起,更是成为毁灭镖行的重要一击。
1876年,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上海至江湾段正式投入运营,此后,从北京到沈阳的京奉铁路、从北京到武汉的京汉铁路、从北京到河北张家口的京张铁路等大动脉相继通车,安全快捷的铁路在晚清、民国初年的大规模修建通车,也使得护送速度慢、安全性能差的镖行,甚至连银钱护送以外的其他业务也干不下去了。
 谭嗣同|中国最后的镖师:世间,再无江湖
文章插图
晚清铁路的崛起,也对镖局带来了毁灭性的冲击
在此情况下,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清朝中期进入巅峰鼎盛时期的镖行,在晚清现代银行业和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主营业务逐渐丧失,生存空间也日益逼仄艰难。
与之相伴,盗匪们的武器装备也在不断进化,面对盗匪们不断升级的洋枪等火器装备,适应冷兵器时代作战的镖行和镖师们,仅仅靠着拳脚功夫和舞枪弄棒,已经难以震慑晚清民国时期日益猖獗的盗匪。
对于这种时代剧烈演化的趋势,晚清张家口的一位著名女镖师邓剑娥就感慨地说:“火器盛行,武技渐绌矣。”当初,邓剑娥的父亲邓魁在护镖时被盗匪所杀,当时年仅14岁的邓剑娥于是矢志不嫁,继承父业承担起了家族的镖行,由于邓剑娥武艺精湛,甚至能立在马上“击空中雕鹗,枪无虚发,皆贯其目,他无伤也”,因此盗贼们对于她护送的镖,一般都会给个面子。
但面对洋枪等武器的盛行,邓剑娥也感觉到了有心无力,她对母亲说:“盗之器械皆视我为精,今惟以情谊名誉羁之耳。父果以何而殒命乎?生活之资今已粗具,不如改业之为愈也。”于是,邓剑娥最终放弃镖行业务,改而在奉天(沈阳)西关外购置田产做起了地主,“闭门以居”。
在时代的大潮下,镖局纷纷出现了倒闭潮,而在山西、陕西等各地镖行的倒闭潮下,在最高峰时期一度拥有数十家镖局的北京,更是沦落到最后只剩下会友镖局一家在苦苦支撑,而会友镖局之所以还能存在,也仅仅只是靠着为北京前门的珠宝店、古董行等各大商号充当警卫勉力维持,到了1921年,从最高峰时期1000多人锐减至仅有100多人的会友镖局也难以支撑下去,最终宣告解散关闭。
而会友镖局,正是中国最后的一家镖局,它的解散,也宣布了兴盛仅有一百多年时间的镖行和镖师职业的彻底消失。
在时代巨变的浪潮前,纵使武艺高强,也难以抗衡没顶的潮水。
5
尽管镖局不复存在,但作为会友镖局最后的镖师,李尧臣也和其他镖师一起,苦苦探寻生活的道路。
作为中国最后的镖师,在会友镖局解散后,武艺精湛的李尧臣则在北京开设了一个“武术茶社”,作为中国最大也是最后一个镖局的名镖师,李尧臣名声响彻京城,当时,京剧武生宗匠杨小楼为演《安天会》(即《闹天宫》),曾向他请教猴拳;京剧大师梅兰芳为演《霸王别姬》,也向他学习剑术。
1931年“9·18”事变后,华北局势日趋紧张,为了捍卫国土,29军军长宋哲元发出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誓言,并由副军长佟麟阁出面,延请李尧臣为29军武术总教官。
在祖国危难之际,当时已经55岁的李尧臣根据中日士兵的格斗特点,特创了“无极刀法”教授抗日官兵,并训练出了此后大名鼎鼎的29军大刀敢死队。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由李尧臣训练的29军大刀队大破日军,追杀日寇60余里,缴获大炮18门,29军大刀队由此名扬天下,而这背后的功臣,正是这位中国最后的镖师李尧臣的苦心训练。
 谭嗣同|中国最后的镖师:世间,再无江湖
文章插图
1959年,84岁的李尧臣在演练武功
长城抗战后,作曲家麦新根据29军大刀队的事迹,创作了《大刀进行曲》,那激烈澎湃的歌词,至今依然鼓舞着每一位保家卫国的热血国人: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