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我参加了一场书的葬礼( 二 )


造成图书“伤残”的罪魁祸首是物流运输。
不过,精装书真的太容易磕碰了,稍不小心就破了相。起初精装书都是为了收藏,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书都变成了精装,拿在手里沉,放在家里占地方。看着那些破相的精装书,自己心里也在嘀咕:一本书真的有必要做精装吗?真的有必要做这种尺寸吗?
当然,这也不由得编辑自己决定,而往往和成本、定价挂钩。这几年,各种打折促销让出版公司不得不在夹缝里找利润,为了让一本书在大众视野里多停留几秒,也许只好做足形式感,增加提高定价的砝码。
书在物流过程中受损或者是不可避免,但有些受伤就令人唏嘘了。有在书店上班的网友说,见过太多读者亲手拆掉一本新书塑封,试读,然后放下刚拆塑封的新书,拿另一本塑封完好的新书去结账……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回答理直气壮:“我花钱买书当然是买新书啊……”而那本被拆、被试读的书,就卖不出去了,最终下场就是这场“葬礼”。
此外,过度包装的书似乎总被剩下。这里的“过度包装”特指那些没有新意的包装形式,读者拿到手上可能只会感觉到要多拆一个包装袋。而这样的书,大多是因为内容实在单薄,所以才只好在形式上抢救一下。
还有些跟风的选题,现在印出来了也无人问津,时效性很强,热度一过,大家也不再有兴趣。这种书往往也没有什么内容,同质性还很高,既然挑哪家的都一样,大家当然挑最有名的。
不过,里面也有不少自己以前觉得还不错,但卖得不甚乐观的书。后来自己认真再看,有些书装帧设计高标准、纸张用得也足够好,但内容似乎还不够完美,尤其是传达给读者的信息。比如外版书经常被诟病的翻译腔;只能代表很小一部分人喜好的选题,而这部分人是否真的会买这样一本书还要打个问号;定位不准确,包装偏离了内容等等。
对于内容还可以,但仍然积压在库房中的这部分书,很多是“无用之书”,没有太多明显的功利性,对读者要求比较高。如果因为内容好,就对它们的销量抱太高期待,也不现实。但是对于图书品牌来说,这类“卖不好也愿意做”的书里藏着品牌的理念。而且,对内容有正确的判断,愿意细水长流地耕耘的话,不见得是赔钱的。
这类书一般只有依靠评奖才能有点儿小小的水花。所以,图书评奖类的平台特别重要,应当不被市场左右,为大众甄别出值得读的好书,将好书注入每个城市的图书馆等公共空间,让十八线小县城的借阅室也不仅仅是教辅的天下。虽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是,其实能看到阅读推广从无到有再到兴起的状态。阅读推广人更多了,图书评奖也多了,即使在村里也能上网下单买喜欢的书。只是这一切还没有完全整合、协作起来。如果大家是朝着提升大众阅读水平的方向去的,达成愿景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围观盘库
如果直播弹幕里会是哀号一片
不知道有没有人对盘库这件事感兴趣。当初疫情盖火神山医院时,大家都守在直播间围观,很有参与感。如果围观盘库,其实也挺有趣的,想必弹幕里也能听见一片哀号。残书虽然有瑕疵,但你如果“认领”了它,那就是属于你独一无二的印记。想象一下,你在直播间看中了一本书,就是左上角有磕伤,还没有外封的那本,为了不让它被扔进化浆的残书堆,你救它一命,瞬间,这个层次就不一样了(哪个买残书的好心人是图便宜呢,大家还不是日行一善)。虽然估计也没什么利润,但也算是一场营销活动。
说到这里,我也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小透明而已,只是记录一下盘库经历,开开脑洞。
看完仓库积压的库存书、磕碰磨损的残书堆,心里也会默念,如果做出来的书有一天也不幸来到这里,希望看到时,不会觉得这本书浪费了纸。如果更幸运一点,大部分人认可它,小部分人喜欢它,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