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谛|《红楼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从袭人的身上,浅析小说的真谛!( 三 )


文章插图
我这边想提一句:袭人母亲病危,袭人盛装探母并非本意,原是古代大户人家的规矩,哪怕是奴役仆妇,出门在外吃穿用度都必须给府里挣脸,既不用别人的东西,又得合了府里的规矩。尤其袭人也算是丫头里数一数二的人物,自然主子更加器重些。丫头出门穿得豪华,以示府里宽待下人,更是府里的排场和规矩,以示府里富贵富足,纵是丫头出门行事,亦不可丢了府里的脸面。说着,又嘱咐袭人道:你妈若好了就罢,若不中用了,只管住下,打发人来回我,我再另打发人给你送铺盖去。可别使人家的铺盖和梳头的家伙。又吩咐周瑞家的道:你们自然也知道这里的规矩的,也不用我嘱咐了。周瑞家的答应:都知道”。我们这去到那里,总叫他们的人回避。若住下,必是另要一两间内房的。说着,跟了袭人出去,又吩咐预备灯笼,遂坐车往花自芳家来,不在话下”。——第五十一回袭人或许有自己的小心思,对于母亲还有哥哥因为家境贫寒把自己卖了一事心有不满或者愤恨都是正常的,还有劝谏王夫人那一段话颇有当了XX还立牌坊的感觉,但若因母亲病重反而盛装探母责备袭人,窃以为甚是不妥。自然是宝玉的鞋,难不成她还打算让湘云做她的?
 真谛|《红楼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从袭人的身上,浅析小说的真谛!
文章插图
袭人跟黛玉熟悉,对黛玉而言,意味着在李嬷嬷骂袭人时维护她;而对袭人而言,意味着可以跟湘云那样抱怨黛玉、可以在哪怕一杯茶上都要慢待?袭人和湘云熟悉,对湘云而言,意味着给袭人带戒指、叫她姐姐、哪怕自己处境不容乐观也不拒绝袭人把工作推给自己;对袭人而言,意味着对自己服侍过的湘云的处境无知无觉(而宝钗是后来的,对史家和湘云的了解,我不认为比袭人更多。湘云的实际情况能否了解,只是看个人的意愿罢了),哪怕对方是小姐,自己的工作也可以放心地退给她,还对宝钗说“明儿叫她做去”?同时,袭人和宝钗不熟么?不是的,她对她有慢待吗?没有的。说明她不是做不到滴水不漏,只是看她认为对方是否值得罢了。黛湘这两位,在相处中如何对待袭人,而袭人又如何对待她们?哪怕平级,袭人的行为态度已经颇为不妥,何况两位都是亲戚家的小姐?
 真谛|《红楼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从袭人的身上,浅析小说的真谛!
文章插图
宝玉是情种,多情多恨,又幻想专一,故难与制度现实接轨,封建制的多妻妾和资本民主的情爱自由在制度转变中的思想转型的矛盾冲撞中,最后选择出家的佛教之路是宝玉个人生活与现实制度无法妥协的宿命主义的必然性。宝玉既有传统思想又有孕育的反叛民主思想,是现实制度转型的思想迷茫,是历史特定的局限,宝玉无法逃出封建罗网是社会环境使然,宝黛爱情自由之路只能是昙花一现。一死一出家也是封建制度下自由恋爱的社会条件还不具备,宝玉对制度的无力抵抗只好选择逃离现实,即出家,个人服从现实,存在决定思维,社会环境左右个人命运。出家是无奈选择,先有社会,后有个人的出路是现实的写照。从宝黛爱情之路就能理解阶级政治制度的存在,是决定自由恋爱的成功与否!红楼一场梦,该来的都来了,该去的都去了。尘事繁杂,道不明,理还乱。缠绵于红楼之中,梦醒了才知一切终是空。本是山岭中的一块石头,哪里来还回哪里去,还我那片清凉世界。让红楼烟灭人散,让梦幻一去不还。
 真谛|《红楼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从袭人的身上,浅析小说的真谛!
文章插图
红楼梦是在红楼里做了一场梦。元、明、清统治者们在北京城里故宫做的梦,包括李自成也在北京城的红楼里做了一场梦,一天的梦,当天当皇帝,第二天就撤出北京城。突出女性能力,让女性管理一切事务,也是对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的有力批评,否定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腐朽观念。红楼梦是用男女的关系反映封建制度由量变到质变的历史过程,由盛到衰不可改变的发展规律。读者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了解到红楼梦一书的核心意义,宝黛爱情为全书主线是烟雾弹,曹雪芹的思想核心是瞄准腐朽的封建秩序并预言未来一片衰败景象,无可挽回的制度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