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病变的MRI诊断

垂体基本介绍
垂体(hypophysis)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 , 所产生的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 , 且可影响其它内分泌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的活动 。
垂体借漏斗连于下丘脑 , 呈椭圆形 , 位于蝶鞍垂体窝内 , 体积约0.5cm×1.0cm×1.0cm , 重量约0.5g , 妇女妊娠期可稍大 , 表面均被硬脑膜包绕 。
垂体病变的MRI诊断文章插图
间脑的背面
垂体病变的MRI诊断文章插图
间脑的内侧面
垂体病变的MRI诊断文章插图
垂体结构
前叶(腺垂体)(80%):远侧部、中间部、结节部
后叶(神经垂体):神经部、漏斗部
中间部
垂体病变的MRI诊断文章插图
腺垂体来自胚胎口凹的外胚层上皮
神经垂体来自间脑底部的漏斗 , 主要由下丘脑-垂体束的无髓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而成的神经垂体细胞组成 。
垂体病变的MRI诊断文章插图
腺垂体分泌7种激素:由生长素细胞分泌生长素(GH);由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促黑(素细胞)激素(MSH);由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FSH)与促黄体生成素(LH);由催乳素细胞分泌催乳素(PRL)
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 , 不能合成激素 。 所谓的神经垂体激素是指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产生而贮存于神经垂体的升压素(抗利尿激素)与催产素
腺垂体的血管分布
腺垂体主要由大脑基底动脉发出的垂体上动脉供应 。 垂体上动脉从结节部上端进入神经垂体的漏斗 , 在该处形成袢样的窦状毛细血管网 , 称第一级毛细血管网 。 这些毛细血管网下行到结节部汇集形成数条垂体门微静脉 , 它们下行进入远侧部 , 再度形成窦状毛细血管网 , 称第二级毛细血管网 。 垂体门微静脉及其两端的毛细血管网共同构成垂体门脉系统 。 远侧部的毛细血管最后汇集成小静脉注入垂体周围的静脉窦 。 这是经典垂体血流模式“自上而下”的概念 , 阐明了下丘脑控制垂体功能的基本机制 。 此后又对垂体的血流模式提出了新见解 , 认为远侧部的血液可输入神经垂体的漏斗 , 然后经毛细血管回流入下丘脑;也可流入神经部 , 再逆向流入漏斗 , 然后再循环到远侧部或下丘脑 , 构成整个垂体血流在垂体内的循环流动 。
垂体病变的MRI诊断文章插图
神经垂体的血管供应
主要来自左右颈内动脉发出的垂体下动脉 , 血管进入神经部分支成为窦状毛细管网 。 部分毛细血管血液经垂体下静脉汇入海绵窦 。 部分毛细血管血液逆向流入漏斗 , 然后从漏斗再循环到远侧部或下丘脑 。
垂体病变的MRI诊断文章插图
垂体腺
参考图是通过蝶鞍、垂体的大脑冠状面解剖图 。
它通常是女性比男性发达 , 女性腺垂体的边界往往是凸的 , 而男性通常是凹 。
垂体中出现的最常见的肿瘤是垂体腺瘤 , 垂体Rathke囊肿、颅咽管瘤 。
垂体病变的MRI诊断文章插图
垂体柄
这是一个垂直走向的结构 , 连接到大脑的下丘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