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苏东坡小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有趣的灵魂总能不朽( 二 )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逆旅|苏东坡小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有趣的灵魂总能不朽
文章插图
这首诗看似滑稽可笑,却也承载着诗人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享受生活的乐趣,豁达之中带着理性,朦胧中显现的是一个不屈的灵魂。
回归田园的苏东坡,心情也如雨洗过的天空,清新旷达。即使突遇急雨,也应对自如。拄着竹杖,脚踏芒鞋,在风雨中淡定前行,一如他的人生。过后,东坡写下了著名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晚年又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他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年事已高的苏东坡不幸在常州途中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逆旅|苏东坡小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有趣的灵魂总能不朽
文章插图
读东坡的词,就像在和一位有趣的朋友对话。他不像一般的文人墨客般难以接近,尽管他的一生坎坷曲折,但他写的文章,诗词不拘泥于“壮志难酬”、“游子思乡”、“抑郁愤懑”等情感,相反他一直是“任性逍遥,随缘自在”
有一次,苏东坡夜晚出游:“夜游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游玩喝酒到半夜,回家时家童已经睡熟了,东坡却说他鼾声如雷响,敲门都不应,哪里像一位名传千古的大文豪?可见其诙谐豁达,一下子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所以林语堂说他是“不像别的作家追求那份完美而受诗词字汇和传统题材的限制,他可以写诗描述澡堂按摩的滋味,可已结合俚语,使它在诗中产生美好的效果。”
佛印是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期间结交的好友,两人友谊颇深。有一天傍晚,两人一起泛舟江上,举杯畅饮,突然,佛印拿出来一把带有东坡赋诗的扇子,并扔到了江中,东坡愣了一下后,当即顿悟,随即用手指往江上一指,笑而不语,佛印一看,原来是一只正在啃骨头的黄狗,两人不禁相视而笑。如果外人在场一定很难看出这两人居然实在打哑谜。这正是“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逆旅|苏东坡小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有趣的灵魂总能不朽
文章插图
还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闲聊,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我看你像一尊佛。接着问苏东坡同样的问题,苏东坡大笑回答说我看你像一摊牛粪。苏轼觉得自己斗嘴赢了佛印,回家就很高兴地向他妹妹炫耀。结果却被妹妹教训:佛家讲究“明心见性”,你心里有什么就看见什么。佛印心里有佛,那自然看你像佛;你看他像牛粪,那你心里有啥呢?
这样的趣事流传下来的还有很多,无论生活多么困窘无奈,他确实心怀希望与光明,把粗糙的生活过成诗一般的日子,是真正的“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活得真实,活得纯粹,他总是自顾自的走着自己的路,全然不顾外界的热闹喧嚣。享受山高水远,月落满裳。
 逆旅|苏东坡小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有趣的灵魂总能不朽
文章插图
林语堂说:“他的个性和主张构成了盛名的‘骨干’,而文风和用语的魅力则形成了灵性美的‘肌肤’”
人的一生就像一出戏,只有落幕后才能判断这出戏的好坏。按照我们尘世的标准,苏东坡的一生无疑是异常的坎坷不幸,但是聪明的东坡悟透了生命的真谛,钟爱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笑和命运和解。
林语堂:《苏东坡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苏轼:《苏轼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出版;
脱脱等:《宋史·苏轼列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