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民歌融合了里下河地区稻作文化、水文化、鸭文化、渔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具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2007年3月24日,被列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0月18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予高邮“中国民歌之乡”荣誉称号,高邮也因此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中国民歌之乡”。2008年6月7日,江苏省高邮市申报的高邮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75。
五河民歌
文章插图
五河民歌是流传于安徽省五河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五河民歌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1458年(明天顺二年)所修县志。《五河县志?风俗》记载:“除夕前二三日小儿打腰鼓唱山歌来往各村谓之迎年……”;“民间插柳于门断荤腥茹素小儿作泥龙舁之作商羊舞而歌于村市……”;“三月建辰……清明民间祭祀扫墓官祭历坛请城隍出巡百戏竞作举国若狂歌舞灯采三日而毕”五河民歌不仅志有所述,在治域美景中也打上了民歌的烙印。《五河县志?古迹》记载了历史上精典的五河八景:“……南浦渔歌北原牧唱……东沟鱼唱西坝农歌”。因此,五河民歌在明代从题材、体裁、内容和形式上都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专门的祭祀歌已经存在,民间的儿歌、山歌遍及村市。“五河民歌”的命名和提法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50年代初,以《摘石榴》参加华东地区会演获奖的影响而得名。
五河民歌种类多,曲目丰富。据21世纪初的初步普查统计有70余首,类型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三大类,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最多,也最具有特色。五河民歌的表现以演唱和白口为主,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五河地处淮北、淮南、苏北交界之处,其语言、文化等方面,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吴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传统民歌同样也是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在五河民歌中,很多反应男女爱情的小调,其节奏平稳,小波浪式的旋律线条,短短的拖腔,形成了抒情性很强的曲调。但因其地处淮北边缘,旋律中又包含着淮北那种侉腔侉调的原素。七度音程的大跳、在《送郎》、《长谈》、《十二月调情》等很多小调中,不时的出现,因而形成了五河民歌在旋律上柔中有刚,刚柔兼济的独特风格。
在调式上,五河民歌多为徵调式。如:《摘石榴》、《四季探妹》、《五更疼郎》等。但其中不少小调的调式,在旋律进行中相互交替。如:《四季颂淮北》开始是宫调式,后来转入徵调式,但最后一句结束在羽音上,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新鲜感。使人觉得意犹未尽、意味深长。这种丰富的调式色彩,在五河民歌中也形成了其独特风格。
五河民歌中,很多音乐主题,从节奏上、旋律线条上看都有着共同特点,如:《摘石榴》、《四季颂淮北》、《打菜苔》等。但由于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和产生出来的旋律,使各自又独具特色,分别有着不同的风味。这些歌曲应该视为地地道道的五河当地民歌。也有一些民歌是从外地流传而来,如《八段景》、《虞美人》等。这些歌曲经过长期在五河地区流传、演唱,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面目,注入了当地的一些音平特色,被异化为具有五河特色的民歌。
五河民歌是淮河流域苏皖交错地区产生发展起来的较为典型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是沿淮人民天才创作性的典型代表之一,它既体现了五河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文化交融的历史脉搏,作为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民间音乐文化的遗产,所蕴储的文化空间、历史风韵、传统民俗文化构成对淮河流域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文化构成的研究是难得的宝贵财富,是淮河流域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典型代表之一,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民歌宝库和中国音乐史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 对话非遗人:赫哲族传统服饰
- 非遗年画进社区 传统文化迎新年
- 凉州区永昌镇:非遗传承从培养“娃娃徒弟”开始
- 【非遗五进】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 【节目预告】让昆曲回归松江让非遗绽放光彩
- 向阳生长--陀乐乐团的非遗世界音乐之路
- 剪红纸,迎新春,天元中学举办非遗剪纸活动
- 人人都是非遗传承人
- 操明花:传承非遗文化 唱响徽州民歌
- 在浙南产业集聚区:遇见非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