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国家级非遗之汉族民歌(二)!( 二 )


2008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Ⅱ-73。
昌黎民歌
 汉族|国家级非遗之汉族民歌(二)!
文章插图
昌黎民歌,流行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根据昌黎地秧歌老艺人的回忆、早期的昌黎地秧歌,有扭有唱,唱的秧歌调,即是现在昌黎民歌的一种。关于昌黎地秧歌的起源,有人考证源于辽金时代。
昌黎民歌歌词通俗上口,易懂易记,曲调优美委婉,好唱好听。这类民歌曲调丰富,感情真挚,有的婉转优美,有的情深意浓。
昌黎民歌有较为全面的演唱技巧,尤其是要保护好昌黎地方特色,常常使用的演唱技巧有:卷舌音、嘟噜音、颤喉音、喉鼻音、控制音、补字音、滑音、装饰音等,这些演唱技巧演唱出的昌黎民歌往往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吐字清晰而有力,情感表达细腻而丰富,从而形成了昌黎民歌这么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民歌类型。
旋律音调主要来源于昌黎人民的日常生活,是对生活的艺术升华,昌黎地方语言上挑下滑的特点给了昌黎民歌形态变化多样的旋律曲调。其中,倚音滑音较多,让人听起来曲调柔美而富有生活气息,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昌黎民歌内容分类主要有:劳动号子、故事传说、爱情类、生活类、抗日民歌。昌黎民歌的代表曲目包括《绣灯笼》《拣棉花》《小看戏》《菜莉花》《游南关》《正对花》《正采茶》等。
昌黎民歌是冀东民歌乃至河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出代表,是传统民间文化与地方民俗风情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能动反映,也是劳动人民世世代代集体创作的结晶。早在旧社会,昌黎民歌就是生活在昌黎地区的劳动人民揭露封建统治、倾诉苦难生活、表达美好理想和追求自由的自我娱乐形式,有着深厚的群众演唱基础。
昌黎民歌凝结了上下几千年的古今智慧,其传承利于启发人们的思想和帮助他们体会古今人类的生活哲学。
2008年6月7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申报的“昌黎民歌”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74。
高邮民歌
 汉族|国家级非遗之汉族民歌(二)!
文章插图
高邮民歌是高邮市高邮湖以及里下河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广为流传的传统民间歌曲,起源于龙虬文化时期,主要有号子、小调、情歌及各种生活、风俗歌谣,儿歌、对歌等,它既有苏南民歌柔婉的特点,又有北方民歌爽朗的气质,节奏婉转轻盈,有着浓郁的里下河水乡风格。
高邮民歌,最早可上溯到古代“驱傩”表演中的“散鲜花”,元明时期这种民歌样式开始成形,并得到初步发展。清代至民国时期是高邮民歌发展的高峰,清末民初高邮诗人韦柏森作有《秦邮竹枝词》百首,其中“那如田父秧歌趣,齐唱家家隔垛多”的诗句即反映了当时高邮民歌空前流行的盛况。
高邮民歌多采用“间白”、“对白”及“一领众和”的传唱方式,音乐以五声音阶和加清角或变宫的六声音阶为主,常有四、五、六度的大跳,“咿呀咳子哟啊哟”之类的衬腔、衬词较多,灵巧活泼、风趣俏皮,加之变化音、装饰音和衬腔衬字的巧妙安排,听起来旋律优美,情韵十足。
高邮民歌大都是群众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内容十分丰富。按照题材划分,主要有劳动号子,包括数鸭蛋、打工、搬运号子和独具特色的高邮秧歌、车水、打硪号子、夯号子、牛号子等;有传授人生处世经验与生活知识的生活歌,如《劝夫莫赌钱》《和字歌》等;有歌唱恋爱相思,表达男女情感的情歌,如《高邮西北乡》《郎妹对歌》等;有记录各个时期社会状况的时政歌、革命斗争歌,如《齐心学文化》《送夫参军》等。此外还有部分原始宗教与仪式歌谣。
高邮民歌经典代表作有《数鸭蛋》、《高邮西北乡》、《送夫参军》、《卸甲民谣》、《秧歌号子》、《我的家乡在高邮》、《回家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