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年轻时的汪曾祺
汪曾祺“晚成”以后出的第一本小说集,特意编入少作《复仇》,又冠于篇首,《自序》称,《复仇》“可作为那一时期的一个代表”。一位与汪曾祺颇多过从的评论家言之凿凿,“汪曾祺是从现代派小说而进入士大夫文本里”;著名文学史家吴福辉先生记述,汪曾祺“刚开始写小说,他不是立即就进入老师(指沈从文)的风格,而是在当时的风气影响下做了现代主义的尝试”(见吴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所证也是现代派色彩甚浓的《复仇》。学界便接受了这印象,汪曾祺由现代派登上文坛,今日大家熟悉的汪的小说风格,俨然“衰年变法”所致。此说或是误会,以讹传讹。
【 陈学勇|年轻小说家汪曾祺 | 小说家】为数可观的这本早年作品集,确有部分属《复仇》一类,意识流、心理分析,几乎应有尽有,汪氏特有的文字魅力为起步不久的中国意识流小说添了几分光彩。只是,它们一味地意识流动,淋漓有余,节制略欠,如《绿猫》。爱听故事的中国读者,对之未免审美隔膜了。唯《复仇》,尚存故事框架,意识在框架里流动,比较成功,所以成了“一个代表”。不过,通览汪那一时期的数十篇小说,更多而且更早的作品,实非现代派之类。《复仇》前一年的几篇,最早的《钓》,接踵而至的《翠子》《悒郁》,和翌年初的《寒夜》《春天》,及至后来的《灯下》《河上》,皆中国味极浓的文字,可谓京派中废名、沈从文一流的余脉。汪曾祺认《复仇》为“一个代表”,是指曾经尝试现代派创作这一个方面的代表。其实同时尝试的还有其他方面,非现代派的。晚年第一本集子还选入另外三篇少作,《老鲁》《落魄》《鸡鸭名家》,均中国作风,大概作另一方面代表的。他出版于四十年代末的《邂逅集》,共选八篇,除《复仇》,余皆与现代派无甚关系。做书名的《邂逅》篇,乡土韵味十足。与其说汪曾祺由现代派转入传统写法,不如说年轻作家赶过一回时髦。或因年轻,于现代派艺术消化不良,日后放弃了《复仇》路子,确认并坚持此前已经开始的传统文风的小说创作,再经晚年大大发扬,铸就了广受读者喜爱的汪曾祺作家形象。
汪曾祺自述“我是个旧式的人”,年轻时便以“名士派”自居。旧式、名士云云,归根是个传统文人,突出表现就是,强烈地眷恋家乡,终生如故。负笈昆明时,才离乡土几个年头,小说取材,全都关乎故乡记忆和昆明现实,以故乡为多。至于后来定居北京、下放张家口,写农科所写京剧团,比较起来,还是以家乡题材最见特色、最具成就。顺便插一句,不只个别评论家称道汪曾祺擅写“江南水乡”,其实他笔下的水乡,地不处江南。高邮属苏北,那里一马平川,河荡密布。与苏南以至浙江的崇山峻岭,潺潺溪流,秀丽大致相仿,细品起来到底不太一样。大淖风光和水渚土庙,江南见不到的。自离家起始,汪曾祺乡土情结萦怀不去,故乡风土和那里的芸芸众生,他写了一辈子。八十年代小说里的英子、李三、陈相公、侉奶奶、薛大娘……都在四十年代作品里登过场。有些篇章,虽是时过半个世纪的再度创作,前后渊源却不难察觉,如《庙与僧》之于《受戒》,《最响的炮仗》之于《岁寒三友》,《灯下》之于《异秉》,不必说原题重写的《异秉》《职业》《戴车匠》了。恋土情结注定他弃《复仇》趋《受戒》。
年轻的汪曾祺宣称“放浪不理政事”,而政事必定理上中年汪曾祺,他无辜当了右派。纵然所处逆境不算惨烈,“另册”滋味终究很不好受,下放农科所改造的那份“思想汇报”,字里行间处处惶恐。然而,汪曾祺并未像知交从维熙那样,撕心裂肺倾诸小说,他涉及罹难题材唯《寂寞与温暖》一篇。在汪曾祺看来,“寂寞是一种境界,一种很美的境界”。这么写,在他不是绝无仅有。昆明那几年,国难,内战,社会负面素材比比皆是,单说个人,他一度困顿,营养不良,饥饿由昼至夜,“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可种种不如意,他未肯形诸笔伐,作品仍浸润着温暖。《除岁》描述隆隆炮声中商人们年关窘境,笔墨淡淡,小说收尾一行依旧落到了温暖:“父亲和我的眼睛全飘在墨渖未干的春联上,春联非常的鲜艳。一片希望的颜色。”温暖是汪曾祺一生创作的主题,也是藉以表现人性总主题的艺术途径。写在一九四一年的《春天》,自然如题目不乏暖意。更早,题目就背离暖意的《悒郁》,内容竟是怀春少女于悒郁中的甜蜜。汪曾祺早期小说,矛盾、斗争,一概摒弃,宁愿从冷酷中寻取温暖。暖意本为生活原来所有,哪怕多么黑暗的岁月,总存在星星点点的亮处,不然如何活得下来。汪曾祺刻意表现温暖,决非强颜欢笑,算不上粉饰太平。汪曾祺只注视生活中的暖意,作家当然有这个选择的自由,也正凸显了他的创作个性。可说来说去,他的“社会责任感”无涉政治,依旧说到了:“关心人,感到希望,发现生活是充满诗意的。”并特别提到,不赞同有作家关于文学要和生活“同步”的主张。他最后几年,写了几个造反人物,也都不着眼政治,就人论人罢了,用墨在他们的人性扭曲。人性是汪曾祺小说的总主题,不论善的恶的,或褒或贬。
- 纯爱小说推荐沙雕文《迪奥先生》,年轻人,你对力量一无所知!
- 27岁的郭兰英,简直太美了!
- 寻找艺术“年轻力” “#就在这里跳舞”舞蹈影像展拉开帷幕
- 90后新锐作家周恺首部短篇小说集《侦探小说家的未来之书》出版
- 古代有一种刑法,对女囚犯来说十分羞愧,如今却是年轻人的潮流
- “舌战群儒”只是小说家言,诸葛亮能成功,只因做好了三件事!
- 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曾被年轻小伙掌掴,小伙为何还拒绝道歉?
- realme真我V15锦鲤手机评测:献给年轻人的新国潮
- 女神林徽因年轻时有多美?林洙晚年评价:她太瘦了,算不上是美人
- 当戏曲走进小剧场——剧场年轻了 戏曲青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