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追司马|祁河| 祁河


风追司马|祁河| 祁河
文章插图
风追司马|祁河| 祁河
文章插图
郝小奇,笔名、 祁河 ,曾任市委副秘书长、西安日报社长。高级编辑职称,现任黄土画派艺术报执行总编。
风追司马|祁河| 祁河
文章插图
风追司马
祁河
三秦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在这块热土之中上演过无数英雄传奇与伟大壮举。而将这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当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了。
风追司马|祁河| 祁河
文章插图
初识司马乃背诵“老三篇”中《为人民服务》,伟人引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再到中学课文《陈涉起义》《鸿门宴》与高考时给的一段需要翻译的《报任安书》。不久前读好友王宝成所著《史记<札记>》,便勾起再次去韩城拜谒史圣的念想。
风追司马|祁河| 祁河
文章插图
那年是个冬季,我和锦华木器厂的志勇上韩城外调,方知司马迁生于“龙门”,即韩城人。于是顺道爬了回司马坡,还背回一套《列宁选集》。除了远眺黄河,对石条铺就的司马坡和“五子登科”的衣冠冢还有些印象,对其它并未多有留意。时隔45年终于有了再乘绿皮车,探访先贤的机缘。
风追司马|祁河| 祁河
文章插图
一大早天还有些阴,在龙钢的杨斌先生和马书记陪同下,与国君兄一同拜谒了太史公祠。由于昨晚韩城和西安都下了大雨,若大的司马祠广场没有几个游人,更显得庄严肃穆。祭祀大道两旁九组大型石雕,五帝、大禹、项羽、刘邦、吕后、刘彻一个个赫赫在名的人物呼之欲出,仿佛让人穿越中华三千年的历史烟云。而正中司马迁的雕像,手持竹简目光深邃、衣带飘动,好似俯视着神州大地,仍在关注着时代的变迁。
风追司马|祁河| 祁河
文章插图
走过明代所建、杨虎城和邵力之1936年重修的芝秀古桥,穿过“汉太史司马祠”牌坊,迈过由启功先生题写的“汉太史司马迁祠墓”的大门,便来到由石条铺就的司马古道。因韩城是西周武王的封地,名曰“韩侯国”,所以这条道原叫韩奕坡,“奕”即X条为北宋末铺设,原长三里现仅存300米,历经800余年雨水冲刷和风化、人走车碾,早已是凸凹不平。石条上留有很深的车辙痕迹,似乎诉说着往昔的繁华和太史公一生的坎坷悲壮。
风追司马|祁河| 祁河
文章插图
司马迁祠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310),由夏阳太守殷济“慕名”而建“石室,立碑,树柏”。后经历代修建,1982年才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眼前景象与我45年前来时已大不一样。整个建筑由砖石依山势筑成四个平台,随着青砖铺成的神道层层递进,分别建有“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太史祠”牌坊或门楼,正好供人欣赏缅怀和歇脚回望。
风追司马|祁河| 祁河
文章插图
说来也是年岁不饶人,想当年一气登顶,而今只能气喘吁吁地慢慢攀爬,不时地停下来擦汗补水。而杨斌别看年纪轻轻,却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高山仰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用来赞美孔子。这里的四个字为韩城书法家强汉三所书,可惜老先生已经过世了。为了缓解余的疲劳,小杨还自我调侃:“下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逗人会心一笑。的确韩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除一代史圣外,还出过两朝状元、三朝宰相及父子御史、祖孙巡抚、兄弟侍郎等,余仰慕的就有清嘉庆首辅王杰和著名作家杜鹏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