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严复提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让中国人走进丛林,却也让道德成问题


 严复|严复提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让中国人走进丛林,却也让道德成问题
文章插图
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897年,严复在发表的《天演论》中提出“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两者看似相差无多,但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生物角度看,两者都不能一概而论。严复翻译《天演论》,对原文进行了大幅度的裁剪,而后提出了一种思想—即现在惯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下文简称社达)。此后,社达成为了清季民国人们口中的圭臬,这个理念帮我们走进了残酷的丛林,迎来了相当的富强,可也让许多中国人忘了一些东西。
 严复|严复提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让中国人走进丛林,却也让道德成问题
文章插图
 严复|严复提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让中国人走进丛林,却也让道德成问题
文章插图
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简单来说就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动物一样,优胜劣汰,强大的生存下来,弱小的无情淘汰。这个要放在现在,在场面上当然是人人唾弃,毕竟“人人平等”,把人搞的跟动物一样,那“人”何必再称为“人”?我们身为人的优越感也不允许我们遵从动物的“丛林法则”。但是社达与动物界的丛林法则还是稍有不同,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与严复提出的“进化论”也是有区别的,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三者之间的差别。达尔文的进化论针对于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大家都是慢慢随着环境的改变慢慢进化来的,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套法则却不适用于“高等生物”的人类,人类需要适应的环境和大自然的生物不同,我们不再是单纯的适应“自然环境”,我们更需要适应的是“人类社会”。而且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更倾向于“适应”,说白了,大自然就是甲方,它是老爷说啥就是啥,它改变一点,作为乙方的生物就需要被动的去迎合它,随着它改变一点儿。
 严复|严复提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让中国人走进丛林,却也让道德成问题
文章插图
而严复提出的针对于人类的“进化论”,更多的强调的是“生存”,只有强大的一方才能生存,弱小的灭亡也是“常情”。在人类社会里,我们不是被动的去“适应”,而是主动的去变强。在人类社会这个“自然环境”里,人类掌握了主动。只有主动的去成为强者,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强者为尊”这就是严复提出的关于人类的“进化论”。那么人类是否适用于这一套人类的“进化论”呢?自然是不适用的。毕竟人类是有“道德”的,我们的同情心让我们趋向于关怀弱者,“强大的”固然能活的更滋润,但“弱小的”也绝不至于被“淘汰”。但在严复提出“社达”的当时,可不像如今朗朗乾坤,太平盛世。
 严复|严复提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让中国人走进丛林,却也让道德成问题
文章插图
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清政府正是强敌环伺,甲午战争战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被列强蚕食剥削的时候。尤其严复还是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批毕业生,后来到天津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之后又升为北洋水师学堂总办。自己身处海军界,北洋舰队中又有许多他的同学,学生,朋友,自然对号称“无敌之师”的北洋水师自然寄予厚望,哪知道在随后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就像一只纸老虎一样,一碰就碎。
 严复|严复提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让中国人走进丛林,却也让道德成问题
文章插图
这对严复的打击可不小,突然间许多同窗、学生、好友战死,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他“夜起大哭”,“心惊手颤,书不成字”,但又能如何呢?这场战争打醒了无数中国人,他们一脸惊诧,悲痛、愤怒、不解茫然。中国的出路在哪呢?严复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既然武备不能救国,那就来文的吧。于是他拿起了手中的笔,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原强》、《救亡决论》等文章呼吁变法。严复是维新变法的忠实拥簇,“拿来主义”他用的也是纯熟。1897年,43岁的他开始在《国闻报》上连载他翻译的《天演论》,并提出了“信雅达”的翻译标准。说来有趣,这“信雅达”的翻译标准不仅适用于外文翻译,也同样适用于文言文的翻译,相信大家在高中的时候也没少听语文老师唠叨。这同样也证明这条翻译的标准哪怕到了现在也依旧没有“过时”。然而严复本人翻译的《天演论》却并没有遵守自己定下的这条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