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仙?国风?除了这些,谁说汉服不能潮?( 三 )


现在除了继承传统的精湛工艺之外,他还要融合进自己学过的现代服装设计理念。与古代审美不同,受西方美学和现代舞台设计的影响,戏服讲求不同角色人物之间、与整体环境之间色调上的和谐,“一种整体化的、可控化的审美”。同时,现在的面料更多样化,把现有的资源、工艺与现代人审美协调,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戏曲艺术。
 服饰|仙?国风?除了这些,谁说汉服不能潮?
文章插图
工作室全景,摄影:知了望哥
回归到中国服装史的角度去看待戏曲服装,可以说时至今日只有传统戏服保留和继承了中国汉服的制作工艺和审美文化,它是中国服饰的活化石。但现实的问题是,“我们的从业者、工人、老师傅越来越少,越来越做不动,随着工艺成本的上涨,材料的上涨,越来越卖不出去,消费者越来越难以承担,这是我们最根本的问题。”
03
转媒体理念的创新
 服饰|仙?国风?除了这些,谁说汉服不能潮?
文章插图
杨青 青
YANG QINGQING
艺术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美国纽约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她的《转媒体艺术展——中国传统艺术京剧服饰的当代转换》艺术项目曾获得国家艺术基金。
或许是与在巴黎学习和做时尚设计师的经历相关,杨青青看到了在欧洲当代艺术设计领域,人们都在极力把传统艺术作为创造灵感构成。尤其国际大师们许多把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注入称为高级的奢侈和顶尖的时尚。这给了她足够的启发和灵感,将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遇见的西方文化和艺术融合、创新。
 服饰|仙?国风?除了这些,谁说汉服不能潮?
文章插图
机器学习模型的基本结构原理
中国传统戏曲服饰纹样,在历史文献的汇编以及用传统思辨方式对结构形式和寓意进行分析居多,杨青青的创新正是把中国传统戏曲服饰纹样,通过大数据采集与探讨新算法,研究其与现代设计语汇的异质同构,由此构建出传统视觉文化与当下审美价值互相转译的设计模型,这便是“创造性转化”。将基于传统戏曲服饰纹样的系统梳理,聚焦传统纹样的多维分析与当下时尚流行趋势的多元同构性研究,重点对戏曲服饰纹样的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分析模型及互动设计应用等内容展开研究,最终做出典型案例及实证。在杨青青看来,这也是能够促使中国传统服饰、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必经之路。
 服饰|仙?国风?除了这些,谁说汉服不能潮?
文章插图
杨青青“转媒体”艺术展览现场,将传统京剧服装纹样融入当代艺术设计
当下的中国戏曲文化发展空间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已经日趋狭隘了。所以,活化中国传统戏曲服饰纹样,系统性地挖掘并发挥其所具有的传统视觉图像的价值,令其在中国文化复兴和世界文化发展中焕发出新意,就变得尤为重要。杨青青自2010年开始研导的课题“转媒体艺术展——中国传统艺术京剧服饰的当代转换”,便是以中国京剧服饰纹样艺术为核心元素,使用新媒体、实物、图像、装置等形式的多元构建来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敬及戏曲服饰艺术自身所蕴涵的视觉意义。展览空间如一个舞台,把中国传统京剧服饰艺术与时尚对接,让传统与当代对话。
 服饰|仙?国风?除了这些,谁说汉服不能潮?
文章插图
杨青青“转媒体”艺术展览现场VR互动展项
当然,通过对中国京剧服饰艺术元素的应用研究、创意设计和展示传播,在国际时尚艺术领域和当代生活方式中也再次激荡起了人们对于这些传统元素的兴趣。不仅是通过科技重新激活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做到实质意义上的“推陈出新”,也在现代国际设计界中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京剧服饰的魅力。
 服饰|仙?国风?除了这些,谁说汉服不能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