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八十本书环游地球︱以色列/巴勒斯坦:《摩西五经》( 二 )


在这个故事中,约瑟可不仅仅是来到了陌生的土地——他同时也身陷于陌生的叙事之中,正如当代文学中到访布拉格的角色很有可能陷入某种卡夫卡式的经历一样。埃及民谣《两兄弟的故事》恰恰描写了类似的剧情:被拒绝的妻子,以及虚假的指控——故事中的英雄巴塔为兄长阿努比斯工作,当阿努比斯的妻子、他的嫂子邀他成为她的情人时,他断然拒绝,却反被她指控为意欲勾引她的不轨之人。
然而,巴塔与约瑟的故事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一主题。巴塔的故事遵循着童话故事般的逻辑结构,以会说话的神奇动物进行点缀,英雄在旅途中变身成了一头公牛,然后变成了一棵松树。最后,他变成一条碎木刺,让自己的嫂子(当时法老的情人)怀孕,又借此化身成为胎儿,作为下一任法老重生。登上法老之位后,他便处决了嫂子/代母。约瑟的故事则与巴塔的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约瑟靠着卓越的经济管理技巧赢得了法老的信赖,除了上帝赐予的解梦能力之外,他并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魔法,最后他甚至还能宽宏大量地饶恕那些将他贩卖为奴的兄长。
在约瑟的成功背后,涌动着一些暧昧不清的暗流。在经济繁荣的时候,他曾大量囤积粮食,在随之而来的七年饥荒间将这些屯粮发放给挨饿的埃及人,以来交换他们对法老的忠诚侍奉——本质上来说,这就是将为奴的枷锁套在了每位埃及子民的身上。辉煌大业确实是由移民者完成的
(译者按:原文“The immigrant can get the job done”,呼应百老汇歌剧《汉密尔顿》中著名的唱词,“Immigrants, we get the job done”)
,但移民者自己的后代却享受不到其福利。约瑟一死,“埃及崛起一位新王,对约瑟一无所知”(《出埃及记》1:8),这位新王迅速将所有的希伯来劳工都变成了奴隶。
接下来,上帝派来了一位伟大的领袖摩西来指引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日后的非裔美国奴隶也将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灵感和勇气——然而摩西差点就夭折在故事开始之前。他的母亲将他放入盆中,漂在尼罗河上,使他得以逃脱了残酷的屠杀。之后,他被法老的女儿收养,长大成人,却又因杀死了殴打希伯来奴隶的监工而不得不开始逃亡。他离开了埃及,却如我们所料一般,并未返回祖先的故土;他选择在一块位于两国之间的土地定居,阿拉伯半岛的米甸,那里的居民将他看做是埃及人。后来,他娶妻生子,为儿子起的名字也恰恰响应他的个人经历:革舜(Gershon),由词根ger衍生而来,意为“异客”——“因为摩西说,‘我已是他乡异客了。’”
(For he said, ‘I have been a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出埃及记》2:22,英文引自言辞优美的国王詹姆斯版本《圣经》;译者按:中文引自冯象译《摩西五经》)
正在摩西几乎要被异乡永久同化之时,上帝化身为燃烧的荆棘出现在他面前,召唤他,要他带领上帝的子民重获自由。上帝将以色列描述为“流着奶与蜜的地方”(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然而与此同时却也略带不祥地补充道,那里也是“迦南人、赫提人、亚摩利人、比利齐人、希未人和耶布斯人居住的土地”。从《圣经》中的约瑟到卡夫卡笔下的约瑟·K,但凡是出身自边缘或少数文化的角色,都会时常发现他们成为了异乡中的异客——即便当他们身处家中时也是如此。
对许多以色列人而言,那片应许之地并不能成为他们长久的故乡。公元前1047年,扫罗王统一了希伯来十二支族;然而,到了公元前930年,所罗门王死后,王国再度分裂,形成了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和南方的犹大王国。公元前750年,亚述人占领了北方王国,将居于那里的十个支族中大部分人都驱逐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再次经历了一番人口族群迁移:
 摩西|八十本书环游地球︱以色列/巴勒斯坦:《摩西五经》
文章插图
这极具毁灭性的流离失所,成为衬托《出埃及记》第28章的底色。文中详细描写了大祭司亚伦去往耶和华面前时圣衣的形制,在红玛瑙上铭刻十二支族的名字,双肩每边点缀六块,“侍立于耶和华面前时,肩上的名字便是蒙恩的纪念”。圣衣上亦要有胸袋,饰有整整四行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