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我的诗和我的诗歌情结——《长方山行吟》自序


 方山|我的诗和我的诗歌情结——《长方山行吟》自序
文章插图
崇文|博学|慎思|笃行
我的诗和我的诗歌情结
——《长方山行吟》自序
李海山
早就奢望,有生之年,把自己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写的诗,"润色"之后,打印成册,留个纪念。书名我已拟好,因为我长期在长房山中工作,就叫《长方山行吟》吧!行者,走也;吟者,赋诗作词也。且走且吟,这就是我在工作之余的一种嗜好。经年累月,伏案推敲。酷似瘾君子嗜烟,不可须臾或缺。
这是萦绕于我心中的一个梦。这些诗,记录着我生命旅程中,不时激溅而起的思想或感情的浪花。有的是我心灵的独白,有的是我真情的流露,有的则是我情绪的宣泄。虽然不免有点儿直白,但绝不是无病呻吟,或故弄玄虚。
读高中,上大学,当兵,教书,也曾做过不到半年的村党支部书记。一路跌跌撞撞走来,亲闻亲见多了,自然就有痛彻肺腑的感触,也有心驰神往的憧憬。努力过,奋斗过,追求过;动摇过,失望过,消沉过,迷茫过,彷徨过;哭过,笑过;兴奋过,悲伤过。但从没有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过。小时候,在兄长启蒙下,以《革命烈士诗抄》为范,背诵过其中不少的诗句,如'满天风雨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杨超);“殿阁嵯峨接帝京,阿房当日苦经营。只今犹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李大钊);“天下洋楼什么人造,什么人坐在洋楼哈哈笑,什么人看门来把守,什么人为工人坚决奋斗?"(欧阳立安),等等。长大了,我自己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唐诗宋词,但对我性格和世界观形成影响最大的是鲁迅的杂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的《我的大学》。特别是《我的大学》这部书,我百读不厌,常携身边。书中的两句话几乎成了我一生的“座右铭"。一句是"人是在不断反抗周围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句是"疲劳对我有好处……"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大概是在我十四五岁时吧。有一天,我向邻村的一个同学借回一本《王老九诗选》,爱的不得了,一口气读完还不忍放手,最后"赖"着没有归还人家。同学也未“追"要,从此据为己有。那个年代,精神食粮极度匮乏,又颇多禁忌。这本诗集便成了我的最爱,读了又读,反复把玩。而且,受其影响,学着涂鸦,诗歌的种子悄悄在心中萌芽。
1984年10月,当我还是一名摸爬滚打的战士时,便在《作文周刊》上发表了题为《偶成》的平生第一首小诗:
黑暗中——
哪怕是一点极小的星光,
也会使人心情舒畅。
于是——
渴望光明,
便成了我心中永远的向往。
于是——
普罗米修士,
便成了我心中崇高的形象。
啊!朋友——
让我们都来做一个
发光的物体吧,
准备着
为后人指引方向!
诗,是属于青春,属于昂扬奋进,年轻而不甘寂寞的心的。那时,我二十岁刚出头,风华正茂,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第一首诗见报不久,我又跃跃欲试,在山西大学所办的《杏花诗雨》上发表了两首小诗——《我愿》和《童心》。
当我们营的教导员获知我在报纸上发表了诗作之后,特别高兴,对我厚爱有加且甚为器重,并有意调我到营部去担任书记。后因部队整编(即“百万大裁军”),未能如愿。之前,我从班排调连部当文书,也是于我有知遇之恩的教导员推荐的。至今,我仍然十分感激和怀念。他是湖北黄陂人,叫杨开富。现在,我不知道首长后来转业到了哪里,只能在这里向他遥遥祝福并致以崇高的军礼!
我感谢绿色军营对我的培养。火热的军营也是我孕育诗情的摇篮。我的青春在令人陶醉和鼓舞的绿色方阵中蓬勃绽放,纵情歌唱!
一路走,一路吟,且行且吟。儿时爱,少年梦。不怕为人诟,不怕耻人笑。读诗,学诗,写诗,始终伴着我。在凤凰古城的八角楼下,在雁门关下的滹沱河畔,在绿树成荫的大学校园,在雪花飞舞的长方山麓,在夜深人静的农家小屋;行军路上,归家途中 。偶有所感,一触即发。捕捉灵感,凝思聚象。一滴朝露,一抹晚霞,一朵野花,一棵小草;林中雾,雨后虹;离别绪,故园情……不时呈现于眼前,奔涌于笔端,让我淋漓尽致地抒我之情,倾我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