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曾在《命子》诗中追溯了自己家族的荣光。他说,陶这个姓,出自尧帝陶唐(悠悠我祖,爰自陶唐)。后来出现了陶舍(汉高祖时封侯),陶青(汉文帝时宰相),陶丹(孙吴时将军)等大人物,陶丹的儿子就是长沙公陶侃,也就是陶渊明曾祖。他是晋室的中兴之臣,如果没有他,晋室早就垮台了(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陶侃死后,陶氏家族迅速没落,几个儿子互相攻击,争夺继承权,结果两败俱伤。最终其子陶夏袭封,后传陶弘,陶绰之等。陶渊明是陶夏兄弟陶茂一脉,其父陶逸,他是第四代,名叫陶潜。
豪族大家也趁机清洗陶侃后人,稀释陶侃遗留的政治影响力。陶侃诸子皆以勇武处世,却无谦恭立身,没有陶侃那种坚韧卑让的品质,因此惹祸上身。陶侃死后,他的兵权被庾亮接收。有一儿子陶称,在一次会议上当面顶撞庾亮(豺狼愈甚,发言急切),还中途带人离开会场。庾亮立刻派人在半道上将他诛杀。在给朝廷的报告上,罪名就是不孝。说陶称在父亲去世期间不守孝,还喝酒。
在这种险恶的政治生态下,陶氏子孙迅速认清了形势,很快往低调靠拢。陶渊明有一伯父陶淡,打小喜欢仙术,一生没有娶妻。祖上留下财产千万,从不过问一句。最后离家出走,隐居深山,服食绝谷,不问世事,盖几间小茅屋住着。每天研读易经,养一头白鹿做伴。如果有人拜访,立马搬家,让他们找不着。州里想举他为孝廉,他闻之落荒而逃,人们再没有见过。陶渊明父亲陶逸,也是终身隐居不仕。喜怒不形于色,动辄离家出走,寄迹风云。
由此可见,陶侃死后,袭封的那一支靠着父祖余荫在仕途上还能勉强支撑,而没有袭封的几支想在仕途上发展,就只有走“立名”这条路了。
文章插图
汉魏时期以名教治天下。何谓名教,即因名立教。体现在用人方面,就是鼓励大家求名,凭着这个名来选拔官员和推行教化。魏明帝时曾对此表示怀疑,问卢毓:“名如画饼充饥,不可啖也”。卢毓说:“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其实这是卢毓附和领导说的话。如果靠“求名”聘用不到特殊人才(异人),那么姜子牙和诸葛亮是怎么成为千古一相的。
到了魏晋时期,为了扩大君权,裁抑大族,发展出了“名理之学”,要求各安其位,各谋其政,循名责实。可是各位权臣大族为了扩大自己权力,也在反抗,就把名理之学演绎成“无为之学”,取孔子“为政譬如北辰,居中而众星拱之”和韩非“齐桓公酗酒御妇人而天下治”的意思,让皇帝们端拱肃穆,不要过问政务。就在这样拉锯和反动中,到了东晋时候,皇帝和大族们进行了力量平衡,把循名责实和道法自然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玄学”。玄本意为黑里透红,引申为玄奥混沌,意即一切不可分的太明,大家各取所需就好。
求名的途径有二,一为清,一为隐。求清名者为正途,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孝廉”之名。陶潜曾祖陶侃求的就是清名,孝奉老母,廉洁自律,用一罐咸鱼干很好的为自己作了宣传。我们常说的“二十四孝”中好多魏晋时期的名人都是在追求孝廉之名而将此事做的矫枉过正。这叫“谋官”。谋官并不可耻,也不可卑,因为古语常训“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只有帝王家才需要你的文武艺。
再就是“谋隐”。陶渊明在晚年自况的《五柳先生传》可为互证: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85岁女隐士:曾打坐108天,40年不见家人,儿子结婚也不回
- 中国文学简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陶渊明
- 青面兽杨志是个彻彻底底的官迷,终不免沦为官场弃儿
- 诗词歌赋|钟书林丨陶渊明的底色和他的五次出仕
- “钢琴诗人”傅聪:贝多芬像杜甫,舒伯特像陶渊明
- 李白月下听隐士弹琴,写出内心感慨,说出无数人心声,堪称经典
- 陶渊明到了晚年大彻大悟,写下的这首抒情小诗,每一句都充满哲理
- 本想当个隐士,命运却让他坐上了皇位,写的一首诗词还流传至今
- 古代隐士的4种生活,有的凄苦,有的连皇帝都羡慕
- 新聊斋|唐王访山中隐士,得一画送给蜀君,不久蜀国轻易被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