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未觉 十年


 设计|未觉 十年
文章插图
张迪,Jack Young在银川当代美术馆Opening-2015年
未觉十年,对于建筑而言,只是短短几个项目的周期。
关于建筑的所有思考,都是基于每天的工作节奏,从感知到想法,从问题到答案,这样周而复始。建筑的工作从来就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果,而是一段接一段的过程。所以,实践是检验建筑的唯一标准。
未觉十年,设计源于情绪的触发
情绪,是设计的起点,也是人和空间之间的关系连接
我给我们公司起名叫waa (we architech anonymous) 这里面 anonymous 是个核心的词,因为我一直认为,建筑师要靠作品说话,而不是名字。所以,名字不重要。而“未觉”这个中文名,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是从“we”这个发音引申出来的。
 设计|未觉 十年
文章插图
银川当代美术馆-摄影:Iwan Baan
可能是源于自身对所处世界习惯用感官本能的方式阐述,所以对建筑的最初理解是通过“故事“。这点之后Bartlett的学习中得到较为系统的指导和培养,从而建立了对“叙事性(Narrative)”建筑的系统理解。在这样的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建筑空间,使我们的设计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关于“人”与“场所”的关系的思考,我们的构想是希望能够重拾那些可能一度被淡化了对人本身的情绪和情感(Emotion)的挖掘。借助“讲故事”的方法挖掘并且探索每个建筑自身的特性以及她的故事,以此作为设计构思的主导。
希望建筑是可以有情绪表达的;只有刺激了人的情绪感官,才能使得建筑与人的行为活动的产生相互的作用,使得建筑成为一个以人为主的“场所(Place)”而不只是抽象的“空间(Space)”。
 设计|未觉 十年
文章插图
老鹰画室-摄影:田方方
场所,是情绪的起始点,从场所出发,像是一个“谜”。创造“有情绪触发的现场对话”是我做建筑的一个态度,但这种态度又剖离了传统认知的一种“记忆点的重塑”,也或许它不在既有的知识范畴和形体认知之内,空间自身的真诚会给出一种“情绪反馈”,这种反馈又是“即刻的、瞬间的、游走着的真实情感联接”,从而,创建一种“可停留下来”的动因。
动因,起始于态度,态度,决定了过程、方式与节奏。节奏,也是曲调,究竟要怎样给出一种“空间曲调”,节奏,如何通过“快、慢、舒、缓”呈现一个空间状态,这里面的“调调”是说到底是包括:色彩,尺度,触感,形体等,我希望它是一个有情绪的空间结构,是能让人产生情绪共鸣的一个空间结果。
 设计|未觉 十年
文章插图
装置-记忆化石-waa未觉建筑
沙漠与湿地之间的“当代艺术”
地域之上的未来时间记忆
事务所刚创办的第一年,我们做了一个投标项目中标了西安曲江创意谷二期项目,这里面有八个博物馆外加一个湿地公园。银美了解了我们在西安的项目,找到我们的时候不是要去做美术馆的,而是做临近的雕塑公园。美术馆的项目已经找了某位大师去做了。
业主是位40多岁的女性,思维也很开放。当时我们去看场地,她就问我们对这个美术馆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因为她比较担心:这块地处在沙漠和湿地中间,周围荒无人烟,又是在银川这样的西北城市做一次当代艺术馆,好像不太可能实现。
 设计|未觉 十年
文章插图
银川当代美术馆设计概念-2011年
 设计|未觉 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