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王安石和杜牧的诗,对乌江亭各持什么观点

还是很早的时候就喜欢挑了《史记》的一些篇目来读。
那时候看项羽刘邦打打杀杀,争夺天下;看韩信饥从漂母餐,忍得一时胯下之辱;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看鸿门宴项庄舞剑,最后为霸王别姬、垓下自刎而痛心。
 观点|王安石和杜牧的诗,对乌江亭各持什么观点
文章插图
后来读到唐朝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感到杜牧所说的有理。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是啊,项羽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打得轰轰烈烈,曾经的风云叱咤,一下子就步入英雄末路,多么令人惋惜。
历来评论也多是赞誉项羽的英雄气节,但是杜牧却批评项羽刚愎自用,缺乏大男子汉能屈能伸的胸怀,从而葬送了大好的前途和事业。
 观点|王安石和杜牧的诗,对乌江亭各持什么观点
文章插图
项羽胸襟狭隘,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在韩信、范增问题上一错再错。这次无路可走,逃到乌江边上,看见亭长在,又爱面子,不肯渡江。
杜牧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何必说愧对江东父老。只要能忍下一时之气,返回江东,吸取血的教训,重整旗鼓,有朝一日卷土重来,这天下是谁的还不可定论。
但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就不这样认为,他的《乌江亭》一反杜牧诗的用意,说的意思就是,江东的子弟还会有拥护项羽的吗?项羽即使回了江东,恐怕也是一个覆灭的下场。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观点|王安石和杜牧的诗,对乌江亭各持什么观点
文章插图
王安石诗中有“江东子弟”“卷土”等文字,这个肯定是针对杜牧诗而写的。
要说对这个事件,那王安石肯定要比杜牧清楚。杜牧诗是从军事常识和个人感情出发,有一种侥幸和悲悯之心。而王安石是从政治历史的高度,站在群众基础方面,即人心向背来谈问题。
由于项羽性格的缺陷,谋略不足,又自以为是,听不得别人的意见,错失了很多机会,导致战争中大量人员伤亡。针对杜牧的“卷土重来”,王安石批驳说,项羽优柔寡断,失去民心,即使过了江东,又有谁再愿意给他卖命,让他还能够东山再起呢?
王安石身为宰相,写过不少的怀古诗,对历史事件有着独到的眼光。他看到杜牧的观点不敢苟同,因此穿越时空,两个不同朝代的人通过诗歌这个形式进行对话磋商。
 观点|王安石和杜牧的诗,对乌江亭各持什么观点
文章插图
观点|王安石和杜牧的诗,对乌江亭各持什么观点】其实关于这个事件,宋代的李清照也发表过意见。她的《夏日绝句》里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过她的这首诗是针对金兵入侵、国破家亡的宋朝局势而言的,目的是抨击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苟且偷生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