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欢乐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王安石变法实施到熙宁七年(1073年)时已深入到大宋的每一个角度。熙宁七年(1073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当年天下大旱,已有10个没有下雨,百姓颗粒无收。京城开封的一名监门小吏叫郑侠的,画下了当时百姓颠沛流离的惨状,并将他的画随他的名为《论新法进流民图疏》的奏书一起递交给宋神宗。郑侠认为是变法加剧了百姓的惨状,请求宋仁宗停止变法。郑侠甚至发下誓言,如果十天内不下雨,宋神宗可以将他杀死,以治他欺君之罪。
文章插图
宋朝百姓生活画郑侠的画极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宋神宗看到画后深深动容。第二天,宋神宗就下令暂时变法的各种措施,并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毫无疑问,郑侠是非常聪明的,如果他只是画了幅,显然这画没办法送到宋神宗手上,如果他只是写了奏折,即使这奏折能有幸被宋神宗看到,宋神宗也会置之不理。自旱灾以来,反对变法的大臣已经无数次向宋神宗上书,表示变法加剧百姓负担,要求停止变法。王安石却对宋神宗说:“水旱之灾是常有的事情,在尧帝、汤帝时也在所难免,皇上不必忧虑。”王安石打消了宋神宗的忧虑。《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
文章插图
宋神宗画像郑侠此前也曾多次面见王安石,阐述变法给百姓带来困扰,但王安石不听。郑侠明白如果按照正规的渠道递交他的奏书,那么王安石必定会利用职权去拦截,导致宋神宗看不到奏书。事实上,郑侠是利用他的监门小吏的职权,假称这是边关军报,越过朝堂,直接送到宋神宗手中。郑侠此举已是犯法,不得不说,为了让宋神宗看到这一书一画,他也是拼了。那么,百姓的惨状真如郑侠所说是变法造成的吗?其实未必。古代是原始的农耕经济时代,其生产力极度低下,百姓的收成本来也不高,勉强只能填饱肚子。一些人鼓吹宋朝多么富有,其实这种富有只是体现在统治阶级和官僚阶段上,跟百姓没有多大关系的。另外,朝廷在灾害的预防和救灾上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剧了百姓的困苦程度。一旦遇到灾荒,即便当时朝廷没有变法,百姓同样也会食不果腹。宋朝此前也曾多次发生灾害,百姓照样没饭吃,甚至还会起兵造反。所以,百姓的惨状主要是受旱灾影响,跟王安石变法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文章插图
王安石画像不过,王安石作为宰相,对旱灾的应对却让人诟病。王安石至少有几点没有做到位:1.朝廷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救济灾民,宋神宗是看到郑侠的《流民图》后才下令发放常平仓粮,那么之前王安石干嘛去了?2.王安石并没有意识到旱灾对变法产生的影响,仍一意孤行强推变法。例如地方官府为推行青苗法,放贷给当地百姓,如今灾荒来临,百姓无力还款。遇到这种情况,朝廷理应允许百姓延期还款,或采取其他措施,但王安石却不了解这种情况,仍然强迫推行青苗法,导致出现百姓卖地卖祖产还款的情况。3.反对变法的人不都是保守派,也有一些正义之士,例如郑侠。这些人曾多次提醒王安石变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但王安石却置之不理,难怪王安石会被称为“拗相公”。王安石出身官宦家庭,其才华横溢,且有过游学的经历,体验过民间疾苦。中了进士后,王安石曾多年在地方为官,有着丰富的地方为官经验。可问题是,王安石终究不是普通百姓,没办法站在百姓的角度上想问题。纵观王安石变法的整个过程,其大多数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朝廷的压力、增加朝廷收入,解决朝廷存在已久的弊病,但同时也会在不同程度加剧百姓的负担,例如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募役法等都是如此,这使得变法在推行过程中压力重重。
- 苏轼和司马光基于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反对王安石变法
- 10条度娘都搜不到的古风情句:一场梦境,荣华谢后,君临天下
- 王安石早年最经典一首诗,每一句都气势磅礴,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 王安石,退休之后……活的明白!
- 今日三九,农谚“三九不刮风,来年一场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 鲁智深坐化六和寺后,宋江对断臂的武松说了4字,兄弟义气一场空
- 鲁迅与梁实秋:碰撞出一场近代有名的“大论战”
- 2021第一场“国展”来了!明天来这里看全国正体书法展吧
- 三国演义几场顶级武将的巅峰对决,看看有没有你心目中的那一场
- 王安石: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