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块状若覆瓦的铁片:锈迹斑斑,刻字斑驳不清,边角还有不少破损。这样一块破败铁片居然被收入国家博物馆,究竟有何来头?孟子曾经说过:“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意思是对于有道之人,君主是不能够将他当做臣子看待的。虽然帝王对有德有功之士做不到平起平坐,但对于功勋卓越的臣子,有些帝王会赐其免死特权,这块铁片就是历史上的“免死牌”,名为钱镠铁券。
文章插图
1.平乱立功,获赐铁券钱镠铁券是唐昭宗赐予吴越王钱镠的“免死金牌”,钱镠铁券主体是一块形呈拱瓦状的铁片,重约132两,厚2.14厘米,长29.8厘米,宽52厘米。铁券正面刻有金制铭文,所以又名“金书铁券”。铁券上的铭文一共350字,上面记载钱镠的官爵,功绩,皇帝赏赐,皇帝誓词以及免死次数等等。其中写着“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文章插图
这个内容是指钱镠可以凭此券豁免九次死罪,其后代子孙可豁免三次,对于钱家人犯下一般罪行,相关司法组织不得追责。明代诗人高启曾因此有感写下“尽言恩宠冠当时,天府丹书未逾此”的诗句,可见这样免九死的恩赐是多么令人惊叹。钱镠能获得如此至高殊荣,还得从另一名人物董昌说起。
文章插图
唐朝晚期时局动荡,藩镇割据,大小战乱不断,民不聊生,钱镠便是在这乱世出生并成长。24岁时,钱镠响应募军号召,加入董昌军伍。钱镠自幼习武,骁勇善战,多谋善断,得到董昌的赏识和重用。后来,钱镠跟随董昌接连平息了盗贼暴乱,王郢之乱,刘汉宏叛乱等,还有力打击了黄巢起义,为晚唐立下了不少战功。钱镠和董昌一路高升,钱镠被封为镇海军节度使,董昌被封为威胜军节度使、和陇西郡王。谁知董昌竟早就起了异心,895年(乾宁二年),其在越州(今绍兴)称帝建国。董昌想要任命钱镠为两浙都指挥使,盛情邀请钱镠加入他的割据势力。而另一边唐昭宗让钱镠以浙东招讨使的名义平定董昌叛乱。钱镠念及董昌的知遇之恩,再三写信劝告董昌不要为了一己之私挑起战争,让天下生灵涂炭。
文章插图
没想到董昌假意投降,背地里却和淮南节度使联合密谋对抗朝廷。钱镠无奈之下,正式出兵讨伐董昌,896年攻破越州俘获董昌。董昌被俘后羞愧难当,最后自尽。钱镠讨伐董昌立下赫赫战功,唐昭宗被其忠孝精神所感动。封其为两镇节度使,统管两浙势力。并赐其免死金书铁券。钱镠受此殊荣,十分感动。他没有因此而猖獗行事,反而教导子孙要谨慎小心,不可以得意忘形,招来灾祸。2.铁券渊源,追溯古今钱镠铁券并不是最早的铁券,铁券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西汉汉高祖时期。那时的铁券还不是免死法宝,而是作为皇帝颁赐给功臣封侯加爵和荣誉的一种象征。汉高祖刘邦为了笼络开国功臣,在中国盟誓制度上发明了“丹书铁券”,以此作为对功臣的奖赏。
文章插图
丹书铁券顾名思义就是用丹砂在铁片上写下皇帝对功臣的赏赐和誓约。不仅如此,那时的丹书铁券还有“装金匮”、“藏石室”的流程。即把制作好的丹书铁券放入金色盒子,并藏于石建的宗庙,以示郑重,大有“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架势。后来王安石在史书里对此评价道:“汉家分土建忠良,铁券丹书信誓长”。到了南北朝,丹书铁券开始有了豁免罪行的功能,这时免死次数一般为1-3次。
- 唐朝经济繁荣、贸易商品繁多,为何酒器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
- 北京:国内疫情呈现人传人物传人并存,聚集性无症状频发特征
- 国内领先!洛阳建成古代壁画保护研究基地
- 千古冯夫人:侍女出身的女外交家,一人化解一国内乱
- 骆宾王的名字为何如此特殊?和易经有什么关系?唐朝没有避讳吗
- 五千年中华文明,这一朝代仅存在了14年,对后世影响却非常大
- 马未都说全世界仅存的两件“国宝”,我手里有一件,价值连城
- 唐朝诗人陈子昂,他是如何在当时一举成名的?
- 中国唐朝的斑斓山色水月之美
- 如果穿越到唐朝,你可能受不了唐朝女人的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