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李商隐(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晚唐诗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
文章插图
提到这位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的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我们往往会想到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引发了多少读者无限惘然若失之感;
文章插图
高云峰-篆书中堂录李商隐锦瑟诗
那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通过揭露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寄寓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让人唏嘘;
文章插图
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朴实的语言写出悱恻缠绵之感,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文章插图
这位作为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而且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写得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但如果我们只读过李商隐那些优美动人的爱情诗、无题诗以及一些隐晦难解的诗歌的话,是无法完全读懂李商隐这个人的。
叶嘉莹先生在《美玉生烟:叶嘉莹细讲李商隐》一书中告诉我们,要想读懂李商隐,看到李商隐的另外一面,以下这两首诗我们不可不读。
忧国忧民之心:《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第一首诗,是李商隐的一首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的十二月,此时,李商隐历经数次落第之后,终于考上了科举。此诗是李商隐到长安赶考,经过长安城西的郊外时所写。
当时唐朝盛行着一种风气,即唐朝士子、读书人,到长安去考试,一定要得到朝廷之中的高官、贵族的欣赏、赞美,在市场上造成一种风气,否则就不容易考上。
文章插图
开成二年的这次赶考,也有人帮李商隐做了些功夫。此人名叫令狐楚,非常欣赏李商隐,认为李商隐是个才子,文章写得好,也用功读书,就让李商隐跟他的儿子交游。
令狐楚有一个儿子叫令狐绹,李商隐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上,令狐家里就想给李商隐帮忙。那年有一个主考官,叫作高锴,令狐绹与高锴是好朋友。据说令狐绹向高锴推荐了李商隐三次,所以李商隐这次就考上了。这是关系到李商隐一生经历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考上以后,李商隐就做了一件他自以为是很好的事,可是这件事情影响了他终身的仕宦。即他考上后不久,就写了《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要知道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所谓“士农工商”,士之所以为士,是以天下为己任。读书人要科考,科考以后的理想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李商隐经过了唐朝的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个皇帝,前几个皇帝,要么被宦官杀死,要么被宦官所拥立。到了文宗的时代,文宗有心改善国家的政治,想消除宦官,不“受制于家奴”,然而失败了。那就是大和九年唐朝历史上发生的一次巨变——甘露之变。
经过甘露之变这一大的变故,到了开成年间,李商隐考上了进士,他满心的理想就是改变现在的政治,所以写了这首非常长的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李商隐其实是在唐朝的诗人里边最能够得到杜甫神髓的。李商隐和杜甫在表面上看起来很不一样,可是他们在骨子里是有相同、相似的地方的。
- 把您对家乡奉贤的爱写成歌系列(一)!候选作品有多美,看了你就知道
- 白居易死后,皇帝写下一首诗悼念他,千古罕见
- 李白为什么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 杨贵妃与梅妃争风吃醋,各作一首诗,李隆基却傻傻没看明白
- 李白晚年写的一首诗,说要泛舟江湖归隐,两年后却自己打脸了
- 鬼谷子之思维差异:注意这一点,你就是智者
- 苏轼有多惨?哲宗亲政后被贬惠州,只因写下一首诗再贬海南
- 从古到今我国文学诗词中最有气势的六首诗词,哪一首你最难忘
- 李白杜甫很像的两首诗,千年难分高下,诗词大会康震几句话说清楚
- 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诗中含14个“杀”字,让人不寒而栗